陆治(1496—1576年),字叔平,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因居太湖之包山,号包山子,后隐居支硎山中。文徵明弟子,诗、文、书、画都有相当造诣,擅长画山水、花鸟,为“吴门画派”后期重要画家。花鸟画兼工能写,风格清秀。山水画笔墨劲峭,深受宋元人和文徵明影响而又创立了自己的风格,形成风骨峻峭之风。

《仿倪山水图》扇页,明,陆治绘,金笺,设色,
纵17cm,横49.2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扇页有自题:“霜落平川漾浅沙,丹枫虚映荻芦花。中天已彻三更月,江上偏宜八月槎。庚戌冬日陆治为思愚画并题。”钤“叔”、“平”朱文联珠印。“庚戌”是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陆治时年55岁。
此图一河两岸式的构图仿自元人倪瓒。山石、树木的画法则完全是陆治绘画艺术成熟时期的风貌,其山石用笔秀挺,以花青、赭石平抹涂染为主,较少皴擦;树叶以红、绿色点染,笔法灵动,显现出树木生机勃勃的朝气。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