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辰先生在国画创作上的成果已经广为人知,他的风竹、雨竹、墨荷作为当代笔墨结构的开创性语言已经成为一种典范,他在国画教学上的倾心投入在我看来也应成为一个典范。
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的老师都是热爱教学的国画家,尤其是张立辰先生,多年来孜孜不倦地举办国画高级研修班,钟情于课徒授业,传承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把自己对中国画文脉传统的由来理解和亲证体验急切地想要传给学生,希望中国画的事业后继有人,为此不惜把时间大量地花费在指导学生上。这种迫切的心情和实际的努力总是让我欣慰。
在我担任中央美院院长时,我接受了朱乃正先生的建议,将时任花鸟画室主任的张立辰直接提名为国画系的主任。中央美院的国画系向来注重素描对中国画创作的正面推动。张立辰还是着重把国画的基础课做了调整,既重视素描给中国画带来的新风尚,又强化了原有的临摹课和线描训练,增设了诗词、书法、画理等课程。我还是很看重他在教学上做的这些尝试。
中国画自改革开放后,发展很活跃,但失去了一些重点,失去了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研究和继承,中央美术学院特别关注从培养写意画人才入手接续传统。张立辰先生和邱振中先生专门主办过一个写意画高级研修班,继而张立辰先生又举办了高教部博士课程班及南北访师问学的教学、艺术交流活动。师生们共同尝试在飞速发展的当代,在中国社会文化生活西方化速度很快的情况下,努力挖掘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研究,找到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的根源,努力保存下来中国自有独立的文化体系中的精髓。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具有现代性,它又不同于西方,为人类艺术的现代性提供了另外一种经验。张立辰先生总结为笔墨精神,笔墨理法,笔墨结构,笔墨形态。在当前中国画发展极具西方色彩的时代,他对中国画笔墨的坚守和传承的表率作用对于延续特有的中国文化精神显得尤其可贵。
张立辰先生是当代中国画家中最重视笔墨的画家之一,也是当代大写意花鸟画的领军人物。他始终把中国画的笔墨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笔墨展现他对中国画本体的认识。他的艺术创作注重画理,物理与心理的统一,强调古人,造化与自我三位一体的互证互生,他对大千世界中生命成长的状态的观察、体悟尤其能通幽入微。他认识到“程式化”是中国画的优秀的传统,应该深入了解“程式化”内涵的艺术规律和高度法则,就像是京剧,讲究法度。一板一眼地训练到一定的程度,举手投足都能符合规矩之后,再看看能在规矩之内外有创新的可能。
张立辰先生多年沉浸在写意画这个具有中国绘画本质精神的领域中,进行综合性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研究,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年轻国画家,使中国画的笔墨传统传承有序。我们期待他取得更多美好的成果。
相关链接:在庆祝中央美术学院建院95周年之际,日前《笔墨传承——张立辰教学四十年》展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旨在展现张立辰先生从教四十年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展览采用学术文献展的架构,内容包含文献资料和师生作品。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