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  会员注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2018中国冰雪画派新疆行系列报道

首   页 书画艺术动态 历代山水名家 当代山水名家 网站推荐画家 实力派画家推荐 理论之窗
各地美协组织 展销大厅 书画定制 国画山水流派 艺海趣闻轶事 书画收藏指南 合作交流
      当代山水画名家
白雪石 傅家宝 郭公达
刘继潮 章 飚 裴家同
朱松发 朱修立 陈玉峰
张自生 朱 冰 张卫平
  更多
      历代山水画名家
展子虔 李思训 李昭道
王 维 关 仝 荆 浩
巨 然 郭 熙 李 成
米 芾 王希孟 张择端
范 宽 马 远 夏 圭
李 唐 刘松年 王 蒙
倪 瓒 赵孟頫 黄公望
仇英 查士标 唐 寅
文徵明 董其昌 朱耷
龚贤 梅清 石 涛
王 翚 王时敏 吴石仙
萧云从 王原祁 吴 历
  更多
      书画收藏指南
2009年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作品市场价格状况统计
教你如何欣赏国画
教你如何收藏国画和鉴别真伪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悬挂字画的窍门
如何保存收藏的字画
书画收藏家成长秘笈:三大基本功七项注意
投资书画“四字方针”
当代书画收藏进阶
书画收藏五忌
字画收藏小知识
怎样选择书画收藏品
收藏名家书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收藏“四忌”
收藏中国书画最好不装裱 画心保存有利长期保护
文房用品的品位身价
平民收藏如何捡漏
提高鉴赏能力 艺术品投资:长假修炼内功好时机
非理性投机都会失败 艺术市场绝非股票市场
北强南弱 艺术品市场区分南北值得商榷
赝品书画并非全是“劣品”
宋元书画为何屡以天价成交?
小印章有大乾坤:如何判断一枚印章的价值?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市场亮点:大名家女性题材画是收藏上好之选
艺术要与聪明的钱结合?
粉彩瓷板作品《黄山四千仞》拍出680万元高价
民企进入艺术品市场最盼资金安全
郭庆祥谈清代皇家宫廷艺术收藏品
圆明园海外寻宝 大英博物馆担心中国追讨文物
骗子模仿书画家范曾声音 卖假“奇石”等行骗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万达10年:斥巨资收藏名画期待丰厚回报
今日中国艺术市场当真回暖了吗?
中国艺术拍卖企业距离“垄断寡头”有多远?
  更多
      各地美协组织
安徽省淮北市巾帼画会
安徽省宿州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宿州市青年书画家协会
安徽省芜湖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宣城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池州市青年美协会员名单
安徽省池州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周口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漯河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新乡市美术家协会
浙江省金华市美术家协会工作会议磐安召开
山东省五莲县美术家协会
  更多
 
    复制品书画代原作巡展得不偿失?
复制品书画代原作巡展得不偿失?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加入时间2013-10-14 7:21:30

   

 

      近期,香港保利到上海举办秋拍预展巡展,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中,譬如齐白石的作品、黄宾虹的作品,都出现了以复制品代替原作的情况。虽然展品明明白白标注了是复制品,但仍引起网络上的热议,有人大晒鉴定体会,有人看不惯香港保利的“这副嘴脸”,也有人表示,这只不过是由于艺术品进出关的不便所致。那么,预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否会得不偿失,白忙活?究竟能不能用复制品做替身进行巡展?业界专家展开了辩论。

  正方

  北京隆荣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建业:

  根本就不该用复制品做巡展

  用复制品代替原作进行巡展,在我看来,不是不太好,而是根本就不应该。拍卖行做预展巡展,本意是便于藏家鉴别作品的真伪,而复制品跟原作有着本质的区别,仿得再好也没法让人判断原作的品质,还不如摆一帧照片算了。

  我们都知道,鉴定书画作品要依据五个方面:第一是作品的风格,这个复制品能够反映出来;第二是作品所用的纸和墨,什么时代用什么样的纸,这是有据可依的;某位画家喜欢用什么样的纸、什么样的墨,专家也能做到心里有数;另外,墨和色渗入纸的程度,跟画作存放的时间大有关系,有经验的人一眼也会看明白。而这些,在复制品上却根本无法体现出来;第三是印章,复制品可以看出印章的风格,但看不出印泥的成分,也看不出印章盖在作品上历时多久,因为印泥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第四是题跋,复制品未必会将原作之外的题跋也复制出来,所以无从为鉴定提供参考;第五是历史文化知识在画作上的体现,这一方面,复制品对鉴定的影响倒是不大。但五个鉴定要素中,复制品缺了至关重要的三条,也就无从依靠其来判断原作的真伪。因此这样的预展巡展,对藏家而言没有什么重要的参考价值,大家无法做出买或不买的决定。大多数藏家表示不理解是很正常的。

  尽管香港的拍卖公司到内地做巡展,确实会涉及到艺术品的出入关问题,但是,用复制品替代原作做巡展,显然已经失去了预展的意义。大家还不如从网上看看这件东西就得了,网上的图片同样可以反映原作的大概风貌,提供与复制品相同的信息,还省得大家跑一趟。

  艺术家、评论家及策展人徐子林:

  投资性收藏泛滥是“同谋”

  拍卖公司敢这么做,某种程度上暗示了一种中国特色的艺术市场现状:很多人对拍卖的艺术品本身并不关注,只是当做一种标的物来看,只要能够涨价,可以转手赚钱就行了。

  其实,与香港保利同期在上海举行秋拍预展的,还有香港的苏富比和佳士得,但人家拿来的全是原作。这样一比较,藏家心理上的落差就会很大,觉得那两家公司对藏家很尊重,而这边似乎对藏家很轻慢。

  进一步来说,从拍卖公司最初做预展巡展的出发点来分析,也可以知道,展示原作对藏家有多重要。

  由于艺术品拍卖通常只能在某处上拍,譬如香港的拍卖公司只能在香港拍,北京的拍卖公司只能在北京拍,而买家则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如果他们看不到实物,那就很难提起参拍的兴致,因此,在目标消费群体很集中的地方,拍卖公司一般都会进行预展巡展。不过,巡展并不是展示所有拍品,而是根据市场的细分展出部分拍品。拍卖公司都有会员数据库,可以根据实际做调整,譬如台北古代书画的藏家比较多,那带去的可能就以古书画为主。总之,预展巡展的目的就是把可能感兴趣的拍品送到最靠近他的地方,让他可以第一时间去观摩、感受,激发他参拍的热情。

  另外,真正的藏家下定决心竞拍一件东西,首先必须辨别真伪,了解作品的品质,这就更需要看原作。否则,如果面对的是复制品,哪怕是高仿品,也很难就此对原作做出准确判断。我经常接触到一些藏家,发现他们在看图录时,很容易激动起来,表示要买这个买那个,一旦到了预展现场,才发现实物跟图录上的效果差别太大了,不得不放弃;也有的藏家看图录时,对某件作品并没有上眼,但到了现场,发现原作很震撼自己,于是改变了购买计划。所以预展最重要的作用,恐怕是把原作原貌呈现给大家,这样才能让藏家心里有数。

  可惜,现在收藏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或者说陷入一个误区。我跟一些专门负责市场的业内人士聊过,他们无一例外地告诉我,现在投资性收藏特别多,很多人买艺术品并非出于真正热爱,也没打算长久持有,他们关心的是投资回报,因此,只需要根据拍卖公司的品牌,根据各方面的信息来判断自己是否要买这件作品。即使把作品提回家了,也可能懒得打开,直接搁进仓库里等着下一次上拍。

  因此,当拍品的真伪、好坏已经变得无足轻重的时候,拍卖公司也会觉得自己并不需要投入太多功夫去弄预展,只要大家愿意参加竞拍就行了。两者合力,就出现了这种有趣的印刷品巡展。

  反方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 董国强:

  用复制品肯定事出有因

  我认为,香港保利到内地办预展巡展,一部分展品用复制品替代原作,肯定是事出有因。我想,没有哪家拍卖公司能带原作偏不带,却花心思去弄些复制品来展出。由于艺术品进出关的程序比较复杂,拍卖公司在手续方面可能有点问题,或者在运输方面有点问题,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带了复制品到内地做巡展,这根本就不涉及什么拍卖公司的态度问题。

  其实,拍卖公司做预展巡展,目的无非是推广,告诉人们我将上拍这样一件东西,如此而已。我们都知道,现在好的复制品仿真度非常高,很多情况下,靠肉眼是无法区分原作和复制品之间的差别的,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够辨别两者之间的细微不同。所以从欣赏的角度讲,看复制品和看原作,并无太大区别。而真正有意向要买的人,自然会到香港的现场去,也自然会跟拍卖公司取得更多联系,获得更多资料,以便深入了解这件东西。

  在我看来,中国自身成长起来的拍卖公司,在服务上绝对不怕跟国际任何大牌拍卖公司比。我相信,真正的买家对巡展中使用一些复制品,也不会有什么质疑,有意见的人,往往倒是那些外行人,纯粹是看热闹、瞎起哄。

  我总觉得,这世界上的很多事,要多往积极方面想,少往负面看,现在很多人都不惮从坏的角度去揣测别人,这是挺可悲的一种风气,亟待扭转。

  知名收藏家 颜明:

  不必在复制品问题上较真

  我想,拍卖公司进行预展巡展的目的,主要在于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说白了就是做广告,展品只是为宣传服务,而且他们也只会展出一小部分拍品,大概就是总量的百分之一二而已,所以大家大可不必在是否为复制品的问题上过于较真。再说了,拍卖公司完全可以不来做巡展的,他们来了,总比那些不到内地做巡展的公司要好吧?何况,现在的复制品做得也非常好,清晰度很高,预展时也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藏家根本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对某件作品真有兴趣,可以到拍卖现场去看嘛。

  在我看来,拍卖图录提供给藏家的参考价值,远比巡展大得多,因为图录上的作品很全,更可能挑选到心仪的作品。每次参加拍卖,我都是先仔细研究图录,发现有比较满意的,再去现场看原作。至于巡展,主要是扩大拍卖公司的影响,对藏家反而没太大意义。所以我一向的态度是有空就去看看,没空就作罢。这次香港保利过来预展,正好我人不在上海,没到场也不会觉得有多大损失。

  中立方

  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王凤海:

  纯招商的巡展才可行

  从这一事件看,如果拍卖公司的巡展是单纯的招商宣传,那用复制品替代原作也无大碍,这属于展示标的的一种辅助手段,因为复制品也可算是资料之一,但这样的巡展不能替代标的展示,竞买人也不能根据这些复制品来决定是否参拍。而就行业惯例而言,巡展通常都是标的展示,这样既可以完成法定的展示义务,又进行了积极的招商,从这个角度说,如果展示过程中使用了复制品,那按照内地的“拍卖法”就属于违法行为了。

  内地的“拍卖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拍卖人应当在拍卖前展示拍卖标的,并提供查看拍卖标的的条件及有关资料。拍卖标的的展示时间不得少于两日。”因此,拍卖公司必须对标的而不是对复制品进行展示。

  为什么要制定这一条呢?我一直坚持拍卖公司不应该对标的进行保真,因为文物的鉴定只有三个方式:专家目鉴、文献佐证和仪器辨伪,而这些都无法做到百分之百准确,因此拍卖公司可以做出瑕疵不担保的声明。那么,标的展示就起到了保护拍卖公司和竞买人双方权益的作用,让竞买人可以近距离地对拍品进行观察、辨认并作出判断,决定是否参加拍卖。竞买人看预展最想知道的就是标的的真伪问题,而复制品本身就是假的,如果标的展示变成了复制品展示,那对竞买人而言,这样的预展完全失去意义;从立法的根本意义上讲,如果标的展示变成了复制品展示,那显然跟内地的“拍卖法”是背道而驰的。

  也有人说,这个事其实很单纯,就是艺术品进出关的程序比较复杂,可能由于来不及办手续,拍卖公司不得已使用了部分复制品。这样的解释,毋宁说是一种托词。如果拍卖公司觉得确实太仓促,来不及办好手续,那就将巡展的时间改一改,做好充分准备再进行也未尝不可。我们不能因为条件的限制而回避了问题的实质。

  总而言之,如果是单纯的招商,那拍卖公司的这种做法虽有悖常情,于法于理却也无可挑剔;如果是完成内地的法定程序,那就必须是标的的实物展示,而不能用复制品来代替。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

搜藏网 福建美术在线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更多友情链接

网站版权持有人:中国 山水画艺术网

页面浏览设置:1024×768分辨率

本站中文名称: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本站网址www.zgsshw.cn  本站所有资料信息未经我站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部电话:13805590554   电子信箱:6-0-8@163.com  工作专用QQ:384169963    2522440660    

办公微信:zgsshw  法律维权: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  皖ICP备11008522号-1   备案图标.png皖公网安备 341003020002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