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4日,大瑭“传家”中国新锐艺术大赛的开幕展,暨颁奖仪式于今天在成都文轩美术馆隆重举行。由三位著名艺术家——叶永青,何多苓和王林组成的艺术评委导师团从复选的40位青年艺术家中最终评选出6项年度艺术大奖及34项入围奖项,以成都为首站,逐步拉开全国一线城市的殿堂级新锐艺术巡展。其中,来自四川的吴杰和杨方军共同创作的影像纪录片《虎头山》摘得“年度新锐大奖”桂冠,其余奖项分别颁给胡顺香(年度新人奖)、蒋雨(艺术传承奖)、李剑锋(新锐奖)、毛艳阳(新锐奖)和葛辉(新锐奖)。

大瑭“传家”中国新锐艺术大赛颁奖仪式成都举行
大展自2013年7月启动以来,在一个月时间内共有全国近700位艺术家报名,征集作品超过2000余件。8月中旬,由九位国内知名艺术评论家和策展人管郁达组成的推荐委员会齐聚昆明进行初选工作,他们从近700位艺术家中选出了入围复选的40位艺术家,再由他们的作品中甄选出最终的优胜者。据了解,此次中国新锐艺术大展打破了以往“架上绘画、雕塑、水墨、版画、影像装置”的展览框架,首次吸纳并呈现了“行为艺术”这一变现形式。
艺术传承——奖蒋雨作品
2013大瑭“传家”中国新锐艺术大展由上海大瑭邮轮发展有限公司和大瑭艺术种子基金发起,由中国当代著名评论家管郁达先生策展。整个展览的宗旨是挖掘有潜力的、有抱负的优秀青年艺术家,为中国的新锐艺术搭建起一个全国性的展示平台。今年的大展主题定位“传家”,旨在强调艺术的传承关系。著名评论家管郁达先生表示:“青年艺术家一定是当代艺术的未来,年轻两字代表了激情,想象力,对未来的期盼和创新的能力。艺术是梦想的承载,青春是放肆的活力,艺术在当下的作用是表达我们队梦想,对激情的追求。而这个追求更需要的是智慧。这是一个不断的延续和改进的过程,它不单单是颠覆而已。”当代艺术不单是为“创新”而“创新”,“新”和“旧”的关系更值得思考。它就是一种传承和师承。
2013大瑭“传家”中国新锐艺术大展所吸纳的新媒体方式,如电子媒体,行为艺术,对传统的艺术形式是一个冲击。但是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影像、或者电子表达方式,它们都只是艺术的媒介,精髓更在于它们所表达的东西。要时刻具有开放的视野和胸怀,这也是2013大瑭“传家”中国新锐艺术大展所希望传达的精神。

展览现场
“传家”为当代艺术输入精气神——三代相传为一家
首届中国新锐艺术大展的主题是“传家”。这个看似传统的词语似乎与“新锐”的概念有点脱节,但主办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家”恰恰是一种延绵了几千年的生活智慧。正是希望以此引导、激发艺术家的深入思考,使创作更能表现出一种精神状态。2013大瑭“传家”中国新锐艺术大展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和参展艺术家的创作,尽可能真实、全面的呈现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文化社会生态,为艺术家们思想与学术的自由交流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这些作品,不仅可以照见每个艺术家完整的人品及其思想与作为,也能照见他周围一大片以及与此人物相关联的许多事件、社会生态和艺术文脉;犹如一串项链上的珠子,相连起来,延展出去,就是中国当代艺术在今天、代代相传的源流脉络,和生机勃发的动力所在。
行为艺术不再是不能碰的边缘
随着行为艺术之母传纪《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的出版,人们再次关注起行为艺术这一表现形式。然而,已在中国有着30年历史的行为艺术,却始终让很多观众心生反感,令很多大展避之不及。然而,中国新锐艺术大展却大胆将“行为艺术”纳入征集项目,并得到了艺术家的积极响应,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多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括近年来一直专注肢体剧场表演的艺术家——小珂。小珂六岁习舞,持续了12年中国民族舞的学习与表演,1998年成立了个人舞蹈工作室“小珂舞蹈工作室”,2002年开始进行跨媒介的艺术合作,2005在上海与张献等艺术家成立组合肢体剧团,并夺得2006年瑞士国际戏剧艺术节最高ZKB Award。2007年成立UGLY观念肢体工作室至今。她运用智慧而舒展的身体,带来抽象艺术舞蹈,研习和探索观念肢体艺术表达的无限可能,作品常常带有诗一般的意境。
关于出品人
王杰夫 上海大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8年,王杰夫成立了Duffy雪茄·画廊,终于实现了多年来的夙愿。Duffy是云南红喇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直属文化传播机构,主要从事举办当代艺术展览、艺术经营、收藏等项目。五年时间,画廊激活了云南当代艺术在本土乃至全国发展,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提供广阔艺术品交流的平台。期间多次与中国著名批评家及十多位国内顶级当代艺术家合作举办展览,积极参与并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前进与发展,“色相”影像邀请展,“回首百年中国云南昆明——老照片珍品收藏展”,“玲珑塔”宋庄50位青年艺术家作品展等展览,用开放的视野,立足本土,放眼国际化舞台,为广大艺术家,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品位的艺术作品盛宴。
Duffy雪茄·画廊编辑出版的《90年代云南当代艺术》不仅仅为国内外研究云南当代艺术,特别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脉络,提供了重要的、核心的文献资料,更通过本书,使年轻的当代艺术群体得到鼓励和提示。书中通过全盘多角度的理论性分析,用艺术家个人艺术历程的发展,呈现90年代云南当代艺术发展的风貌。还结合国内外当代艺术界众多重要的艺术批评家、艺术史论家对各艺术家的相关研究成果,全方位的呈现90年代云南当代艺术史的面貌,是云南迄今为止,研究云南当代艺术发展史中,最全面的一份当代艺术史论书籍。
关于策展人
管郁达 中国当代著名评论家
1963年生于贵州兴仁县,自幼随父学习书画。198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汉语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0年至今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艺术文献(丛书)》执行主编,现供职于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策展和艺术史论、艺术文献研究、教学工作。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