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物。他们是经过层层选拔,严格删选出来的优秀知识分子,他们扎实的书法功底,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组成了中国书法史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9月13日——11月13日在中国扇博物馆二楼临展厅举行的“玉堂金马——来自姑苏城的状元秀”展览,汇集了从清初首科状元傅以渐到末科状元刘春霖在内的七十二状元文墨,同时还将展出二十件皇室笔墨以及与状元相关的书画作品,令人在咫尺间领略大魁天下的才情逸致。
绵延千年的科举制,连中三元的佼佼者
自古以来,“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激励着多少学子悬梁刺股、勇跳龙门。从此次展出的七十二状元文墨中,可以看到清代的科举制度的缩影。
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这群扇面作者中,钱棨、陈继昌两位的身份比较特殊,他们是清代连中三元的状元。
钱棨28岁以县、府、院试三个第一考上秀才,人称“小三元”。乾隆四十四年乡试考中第一名解元;乾隆四十六年进京会试,得中第一名会元;同年紧接着在殿试中,又摘得状元桂冠,从而成为清代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也是中国科举史上唯一连中“六元”的状元。
陈继昌嘉庆十八年癸酉科乡试第一名解元,二十五年庚辰科会试第一名会元,同科殿试第一名状元,成为清代第二个连中“三元”的状元,也是科举制度最后的一名“三连冠”。
全清状元扇面,来自收藏名家
本次展览展出的七十二件状元作品汇集了从清初首科状元傅以渐到末科状元刘春霖的状元文墨,且七十二件作品均来自民国时期寓居上海的著名收藏家吴湖帆。
为了收集状元扇,在二十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吴湖帆倾其全力,或用重金购买,或用家藏古玩交换,并统一装裱成册页。1959年,吴湖帆将全清状元扇面捐赠给苏州。
互动体验多,争当状元郎
为了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小朋友了解状元文化,此次展览共推出“状元向前冲”、“殿试大比拼”以及制作状元帽三大类体验项目。状元向前冲模拟古代的科举考试流程,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环节,闯过前两关,参与者可获得相应的举人或贡士证书,而国庆期间的“殿试大比拼”将从贡士中角逐出探花、榜眼和状元。
另外,常设手工项目---制作状元帽的手法也多种多样,可以折,可以剪,也可以贴,做完的帽子往头上一戴,颇有当上状元郎的自豪感。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