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8月19日下午,由扬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乔德龙中国画巡回展(扬州)在花局里61号大境艺术馆开展。此次画展至27日结束,共展出作品72幅。
与画展同时举行的是扬州书画界名人参与的艺术座谈会。与会书画艺术家在座谈中率直评价:这是近20年来扬州各类画展中为数不多的精品之一,乔先生的作品,足以使他跻身中国当代画坛实力派画家之列。
一生没放弃对书画追求
乔德龙生于贵州,移居海南20多年,曾任海南省博物馆馆长,一直从事文化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97年作品《舂米谣》入选“全国人物画展”,获海南省美术创作一等奖。2007年《绿挎包年代》入选第四届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2012年,他创作的10米长、1.8米宽,反映当代民俗生活风情的人物画巨作《织锦图》,在全国政协礼堂展出。
在文化系统多年,做过局长、处长,直到省博物馆馆长,大量的管理事务缠身,为何能在书画艺术方面取得不俗成就?乔德龙自幼酷爱绘画,长大学中文的他一直没放弃对书画爱好的追求,并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2001年退休后,乔德龙一直潜心书画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常常把自己关在画室里,一连数日足不出户,全身心于中国画的求索。
带着朝圣之心来扬
本次巡回展展出乔德龙2001年退休之后新创作的中国画精品系列70余幅,题材广泛,既有古代儒道释人物,又有现代题材的人物画和山水画。尤其一批古代与现代题材的中国画巨制,在当今画家个展中非常少见。
乔德龙在全国各地办展无数,这回首次在扬州办展是因为在海南的扬州书画界朋友牵线搭桥。“孩提时曾随父母在南京居住过,对吴地有着一生不可割舍的浓浓的情怀。扬州又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文化名城。‘扬州八怪’曾经为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举世瞩目的推动作用。我这次来扬州,是来向扬州的先辈和同道们学习和交流的,更是怀着一颗朝圣般的虔诚之心,来感受先贤们鼎力革新的精神的。”谈起这次远道扬州办画展的初衷,乔德龙如是说。

乔德龙的作品以大画居多,尤以人物为主,儒道释作品多配长跋,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现代人物作品,线条细腻、技法独到,显示出扎实的功底与创新笔墨。
“笔墨紧随时代”值得学习
市美协主席陈忠南表示,传统中国画方面,创作山水、花鸟的大有人在,但着笔人物尤重现代人物的画家则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画人物难,既画古代人物也画现代人物、敢画三种题材且都有建树的更为罕见。乔德龙先生画路宽,人物、山水样样精通,他虽已年过七旬,但心态年轻,所以能将现代题材的画处理得非常到位,他的画作适合走入当今书画市场,而且有极大的收藏价值。
原扬州博物馆副馆长、文博研究员李万才说,扬州虽称“八怪”故里,但乔老作品中表达出的“笔墨当紧随时代”的创新精神值得扬州的画家认真学习。像乔老这样真正有实力的画家,扬州画坛要多请进来。
“这哪里看得出是一位70多岁画家的笔墨,每个题材都充满朝气!”扬州大学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扬州清代画派研究会会长贺万里说,乔老笔下,许多人物处理很时尚,线条波动,跳跃感强劲。贺万里感叹说,乔先生的画作充满朝气,时尚感强,从他的画作里能够看出他对艺术有自己的理解。
贺万里认为,扬州文化也有复兴梦,书画艺术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扬州要多举办像今天这样高水平的画展,请来“真人”与扬州画家交流,开拓眼界。(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拓展阅读:
画家小传
乔德龙,字得龙,祖籍四川,1941年生于贵州。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共中央统战部台湾会馆书画馆顾问、海南省玉蟾书画院院长。历任贵州美协理事、贵州省中国人物画艺术委员会理事、黔南州美协副主席、海南博物馆馆长、海南省第一届文联委员、海南美协理事、海南当代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海口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画研究室主任、海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