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票选由全山石、李魁正、卓鹤君、朱关田、蒋跃担任评委 50位作者脱颖而出
此次专家评委由中国油画学会艺委会委员、中国美院教授全山石,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李魁正,中国美院教授、博导卓鹤君,中国书协顾问、浙江省书协名誉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朱关田,中国美院教授、美术报社副社长蒋跃担任。
当日下午,209幅作品整齐地铺放在桌面上,虽无海选的规模壮观,但此次评选的作品是自2681 幅作品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佳作。209入选50,意味着要淘汰75%的作品,具有不小的难度。为减小投票难度,以全山石老师为评议组长的评委会决定采取先出局部分作品、不参与投票的方法。5位评委穿梭其间,逐张仔细查看打样图,一番审阅后,先行排除40余幅作品,由于一些作品因打样尺幅限制,而难以看到细节,则列入待定区。“现在有些年轻人画画就是直接学国外的作品,拿来主义,学得太简单了,内容没有意义,这是要不得的,”全山石说,有的作品一眼就能看出是学西方的莱昂·格鲁布或是皮耶·勃纳尔等风格,或者是学国内一些成名的前辈艺术家,虽然不少作品功夫不错,但因模仿的痕迹很明显,也不为评委们认可。
当作品的电子版图放大呈现时,评委们纷纷贴近电脑屏幕端详,从面部刻画到人物结构、从光影表现到笔触运用等多个方面进行讨论。一些作品用色较淡,但看到放大后的图片时,这些作品从整体到局部的处理令评委们感到满意,通过电脑放大的仔细比对,有多幅作品“复活”,重新回到评选区。李魁正认为,画面整体的把握是很重要的,“有些年轻人的作品已经非常完整,实在难能可贵。一些作品局部构图用色等都不错,然而整体感觉不佳,这样的作品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的磨练。”卓鹤君鼓励青年艺术家要多看书,厚积薄发,创作不是匠人活,要讲求灵感和悟性。
此次评选采用钮扣投票方式,5种颜色、250颗钮扣。因为要从209幅作品里选出50幅作为入选,所以每位评委拥有50颗,即50票的投票权,针对同一幅作品每位评委只能投一票。为防止评委们互相“影响”,所以5位评委分开投票。因为经过两轮详细的比对,部分作品评委们之前一眼就看上,则毫不犹豫地在打样上留下一颗珍贵钮扣。面对有的作品则举棋不定,不时将手中的钮扣来来回回拿起放下,犹豫将这一票该给谁。看到更为优秀的作品时,还与之前挑中的画作对比,以求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评选的公平、公正。朱关田把部分书法、国画作品放在一起,同类对比,筛选出优秀的作品。虽然是经过层层把关、精挑细选出来的佳作,在评委眼中还是有更大的进步空间。“有些书法作品不错,但写书法还是要静下心来,脚步不能走的太快了。”朱关田说。
经过3个多小时的评审,250颗钮扣均已“名花有主”,评委们顿觉松了一口气,稍坐歇息。谈论间,对其中几幅作品,评委们又有了新的主意,群起走到作品前取下钮扣,并将打样拿至电脑旁,再次通过放大局部比对,重新讨论。经过一番激烈争论后,有两件作品又得到了“重生”,也有作品落选,失去了宝贵的专家票。从总的投票结果看,得到评委票作品中,有22件作品,专家的意见非常集中,获得了全额的5票;获得4票的作品有15幅;获得3票的作品有12幅;获得2票的作品有19幅;获得1票的作品有6幅,209幅作品中,共有74幅作品获得了数量不同的专家票。
据悉,本次票选产生的专家票占35%的分值,将与短信投票25%、网络投票20%、来信投票20%进行综合评分,排名前50位作者,将寄原件参加“以画说话——美术新青年”的新一轮报上刊登,再次接受读者、专家票选,50幅作品都将参与美术报20周年报庆的展览活动。(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责任编辑:方健红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