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州7月5日电 由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府主办的康巴文化展5日走进广州,并首次在四川藏区以外展出了百幅《三国演义》唐卡画,见证汉藏文化艺术的交融。
唐卡是藏族地区流行的绘画艺术,其多数在布面上绘制,配以天然矿石粉等特殊颜料。展览现场,以唐卡艺术形式呈现的曹操、关羽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
“唐卡在内容上多带宗教色彩,而这次首次出现《三国演义》题材,可以说是唐卡绘画的创新,也是汉藏文化融合的表现。”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格勒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格勒称,藏族民众从小有英雄情结,他们崇拜英雄格萨尔王,所以便有了《格萨尔千幅唐卡》,而受过教育的藏民还特别喜欢《三国演义》里的英雄故事,不过该书是用汉文写的,一些藏民看不懂,现在画家创作了《三国演义》唐卡画,可以让更多民众了解到精彩的三国故事。
《三国演义》百幅唐卡画创作历时3年,由四川一家文化企业聘请一批画师,按照《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及事件绘制,于2012年制作完成。
在格勒眼里,汉藏文化交融历史悠久。“我们会在唐卡中加入汉族的画风、绘画原料。”格勒说:“就连建筑也会融入汉族特色,有的藏民家中既过藏历新年,又过春节,而汉藏通婚也有多年历史。”
本次康巴文化展还展出传统唐卡画、古老藏书临摹本、甘孜藏区现代藏文和部分藏医书籍。展览将持续至9日。(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7月5日,两位身穿藏族服饰的女孩被展览的《三国演义》唐卡画吸引。当日,四川甘孜州百幅《三国演义》和20幅传统唐卡画、千年古老藏文书法临摹本等展览在广州拉开序幕,展览吸引了不少海内外的参观者。《三国演义》人物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藏族唐卡画中,是中国画界首次将藏民族唐卡画艺术及藏族唐卡画技法和汉族历史文化名著相结合,也让唐卡画绘画艺术融入汉族文化艺术大家庭。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7月5日,来自四川甘孜藏区的唐卡画家向参观者介绍《三国演义》唐卡画创作经过。当日,四川甘孜州百幅《三国演义》和20幅传统唐卡画、千年古老藏文书法临摹本等展览在广州拉开序幕,展览吸引了不少海内外的参观者。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责任编辑:方健红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