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成龙电影《十二生肖》的朋友应该还有印象,里面演员戴上一副特别的扫描手套在铜首狗头上摸了一遍,后方的3D成像系统便开始建模,用3D打印机打印,着色、进烤箱,一会儿,一个与真狗头一模一样的仿制品便出炉了。
近日,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在全省首家引进了3D扫描仪和打印机,“复制一件文物的误差不超过2微米,即便是专家,不通过特殊仪器,也看不出差别来,扫描差不多要两三天,打印只用10个小时。”
乱弹琵琶:3D打印,国内目前只有陕西博物馆有,三星堆是第二家。“以前仿制文物或修复文物,都必须要在原文物上面覆泥模,然后再做蜡模,会对文物产生一些污损。”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套3D成像打印系统,只需将文物进行三维扫描,然后在电脑里做成三维图像,再用打印机打印,前后只需一个多星期。此前,哈佛大学闪族博物馆的两位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机和3D扫描软件,成功恢复了一个在3000年前被打碎的瓷器狮子花瓶,“只要有一个花瓶的碎片,就可以复原这个花瓶,但前提是图案对称、连续。”不过,也有网友表示担心:@云帆破浪济沧海:不会为作假提供方便吗?担心迟早会泛滥,打印品会流入市场成为造假者的实物参考,希望博物馆不要出售这些资料和复制品。
责任编辑:晓嫣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