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7日深夜10点多,天安门地区管委会将画家葛小光新绘制的毛主席巨幅画像挂上了粉刷一新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城楼以崭新面貌迎接新中国60华诞。
更换毛主席画像是每年国庆节前几天有关部门都要举行的“传统动作”,目的是让伟人画像长期保持干净整洁的面貌供世人瞻仰。画像至今已换版四次。第一版为1949年开国大典悬挂的头戴八角帽的毛主席画像;1950年至1952年悬挂的毛主席正面短发穿绿呢上衣的画像为第二版;1953年至1968年悬挂的是毛主席侧面像为第三版;1969年至今悬挂的是第四版毛主席正面像。画家葛小光则是第四代毛主席肖像的绘制者。
葛小光,被称为全世界最大广场人物肖像油画的著名画家。1971年,葛小光师从前任毛主席画像的绘制者王国栋学习绘制伟人像,24岁就独立绘制主席像。与老师当年画像时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资格审查不同,葛小光想画伟人像,只要王国栋点头就行了。葛小光把这光荣的任务当成自己神圣的职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态度,满怀激情地投入创作。
葛小光的画室在天安门城楼的西北角,是一座面积为90平方米,高8米多的铁棚子。以铁皮为材料搭棚主要是为了防火,顶部由半透明玻璃铺就,是为了让阳光从顶部均匀地透射进来。这样的画室,夏天暑气蒸人,冬天寒风刺骨,但为了画好毛主席画像,为了保证每年“十一”天安门城楼悬挂崭新的主席画像,葛小光不畏酷暑严寒,如醉如痴地画着。
毛主席画像在色彩使用上,必须适应外界光线的变化,而且要考虑到天安门周围的环境,红墙黄瓦、蓝天、“金字型构图”,画像的色彩要跟这些融为一体。由于画像太大,绘制时色彩的过渡要大一些,否则,“太实了或者太外露了,画像看起来就花了。”葛小光说,一般一幅画得画三四遍:先起轮廓;接着铺一遍颜色;再调上一遍,逐步深入;最后一遍要整体观摩,细心完成。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葛小光力求通过对毛泽东眼神的刻画,表现出一代伟人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的胸襟,并力图通过这双眼睛,在领袖与人民、历史现实甚至未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画像时,他总是在寻求一种“感觉”,这种“感觉”难以表述,但也正是这种感觉达到了他所追求的神似。正如许多人在天安门城楼前仰视毛主席画像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真像!”
为了能更传神地画好主席像,葛小光几乎看遍了有关毛泽东的资料,包括照片和一些相关文章。而这样做的结果,除了丰富画像创作、让主席的那股神气呼之欲出外,还使他更加坚信“毛主席确实是个伟人”。“每次作画的感觉都不一样,像重新打开了历史之门。”葛小光说,自己画了30多次,每次都会有所改动,“融入自己的理解”。
2002年10月1日,一幅新的毛主席画像挂在天安门城楼上,这幅画像6米多高,5米多宽,加上像框,总重量达1.5吨,这是在全国、亚洲甚至在东半球,也是最大的手工绘制的肖像。
如今天安门城楼上的这幅毛主席像与创作照片上的毛主席像略有不同,由于上了年岁的原故,照片上的主席像眼角有点下垂,嘴角稍微有点歪,葛小光在创作中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调整,这也是葛小光与老师王国栋老人共同的认知:“不能照片上什么样你就画什么样,要根据照片进行调整,要画出主席的神态,画出主席充满智慧和高瞻远瞩的伟大形象,要反映主席的风采和内心世界。” 每次创作时,葛小光都会加入一些新创意和新想法,所以每年的毛主席像在细微处都会有不同的变化。从2004年开始毛主席像头部稍微大一些,表情更为亲和,肩膀处也添加了自然皱褶。
沧海桑田,60年时光飞逝,一代伟人缔造的共和国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毛主席像和当初开国大典第一次悬挂时一样,依旧牵动着无数中国人不变的情怀。就在新的毛主席画像悬挂到天门城楼的第二天,就有许多群众在天安门城楼前瞻仰新的毛主席画像,并用摄像机、相机或手机记录一代伟人的风采,争相在金水桥前与画像合影。毛主席那安详的面容、深邃的洞悉一切的目光,依旧注视着我们,注视着共和国的今天和明天!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