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  会员注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2018中国冰雪画派新疆行系列报道

首   页 书画艺术动态 历代山水名家 当代山水名家 网站推荐画家 实力派画家推荐 理论之窗
各地美协组织 展销大厅 书画定制 国画山水流派 艺海趣闻轶事 书画收藏指南 合作交流
      当代山水画名家
白雪石 傅家宝 郭公达
刘继潮 章 飚 裴家同
朱松发 朱修立 陈玉峰
张自生 朱 冰 张卫平
  更多
      历代山水画名家
展子虔 李思训 李昭道
王 维 关 仝 荆 浩
巨 然 郭 熙 李 成
米 芾 王希孟 张择端
范 宽 马 远 夏 圭
李 唐 刘松年 王 蒙
倪 瓒 赵孟頫 黄公望
仇英 查士标 唐 寅
文徵明 董其昌 朱耷
龚贤 梅清 石 涛
王 翚 王时敏 吴石仙
萧云从 王原祁 吴 历
  更多
      书画收藏指南
2009年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作品市场价格状况统计
教你如何欣赏国画
教你如何收藏国画和鉴别真伪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悬挂字画的窍门
如何保存收藏的字画
书画收藏家成长秘笈:三大基本功七项注意
投资书画“四字方针”
当代书画收藏进阶
书画收藏五忌
字画收藏小知识
怎样选择书画收藏品
收藏名家书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收藏“四忌”
收藏中国书画最好不装裱 画心保存有利长期保护
文房用品的品位身价
平民收藏如何捡漏
提高鉴赏能力 艺术品投资:长假修炼内功好时机
非理性投机都会失败 艺术市场绝非股票市场
北强南弱 艺术品市场区分南北值得商榷
赝品书画并非全是“劣品”
宋元书画为何屡以天价成交?
小印章有大乾坤:如何判断一枚印章的价值?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市场亮点:大名家女性题材画是收藏上好之选
艺术要与聪明的钱结合?
粉彩瓷板作品《黄山四千仞》拍出680万元高价
民企进入艺术品市场最盼资金安全
郭庆祥谈清代皇家宫廷艺术收藏品
圆明园海外寻宝 大英博物馆担心中国追讨文物
骗子模仿书画家范曾声音 卖假“奇石”等行骗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万达10年:斥巨资收藏名画期待丰厚回报
今日中国艺术市场当真回暖了吗?
中国艺术拍卖企业距离“垄断寡头”有多远?
  更多
      各地美协组织
安徽省淮北市巾帼画会
安徽省宿州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宿州市青年书画家协会
安徽省芜湖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宣城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池州市青年美协会员名单
安徽省池州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周口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漯河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新乡市美术家协会
浙江省金华市美术家协会工作会议磐安召开
山东省五莲县美术家协会
  更多
 
    中国绘画为何总要讲师承讲门派
中国绘画为何总要讲师承讲门派
作者:刘一行(漫画家国画家艺术评论专栏作家)   文章来源: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加入时间2013-4-4 8:27:17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讯 百多年来,中国绘画的演化主要立足在“集体立场”之上进行。各种变革或守护“传统”的运动,各种树立引导艺术的“权威”“主流”、或者反对这些权威主流的“非主流”行动与思潮,绝大多数都具备“集体”背景,都为各色规模不等的集团“圈子”服务,成为各自集体生存发展举措的一部分。

中国现代艺术的这一特殊状态,其成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上世纪的中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成为社会总题。艺术既无可避免与此一集体命题挂钩,其演化自然要以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宗旨。这也是艺术要“为人民服务”的本义。这一主流方向指引着绘画在各方面都配合民族生存发展的需要。单从风格技法的演化也可看出,中国绘画学习欧洲、“融汇中西”,与社会改良中借鉴西法的方向相吻合绝非偶然。而从“中国画”这一名称看,传统水墨画坚持以国别命名,则反映了在全球竞争中,绘画艺术为中华民族保有自我意识所发挥的文化功用。

二、自宋代始,中国社会人均资源(主要是耕地)不足的问题即有显现。至近、现代,人口与各项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成为引发各种社会问题的结构性危机。人均资源的贫乏使人际竞争十分激烈。虽然社会经历多次革命,旧的制度早已废除,但这一根本危机并不能单凭变更制度就可缓解。长期以来由广泛而剧烈的资源争夺所形成的社会生态——单打独斗无法在社会立足,必须扎堆儿入圈子找靠山方可求生存谋发展——依然存在。或者说,在对资源的竞争上,结成团体比单凭个人优势大得多。这一简单又牢固的现实,导致中国社会集体立场盛行,个体立场难存。影响到绘画,就是艺术人要生存,必须抱成团以专业的话语权向社会圈取资源,再通过各种师承、派别、圈子的势力比拼分割资源。艺术人热衷于为各自圈子谋求利益,“为艺术”多在其次或仅为口号。

三、中国绘画技法的特点是“程式化”。这不单在传统绘画中有,在现当代绘画中也存在。这一传统得以传承与上述社会生态的延续关系密切。因为技法的“程式化”除去对绘画语言的概括等艺术功用外,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凝聚艺术集体。如果说艺术人必须结成集团方可在社会立足。那么就要有使艺术人意识趋同的方法,一种“通用的”技法无疑能对此发挥极有利的功用。因为使用同一技法的画者,审美观就趋同,审美趋同的人就能互相认同。而要使技法便于流通,则要对其加以程式化规范化。此外,还需要一种传播制度,“师承”系统正可配合这需求。中国画坛从古到今都由各种师承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前人发明的技法,由后人甄选锤炼概括,成为一套套便于学习的“程式”,分布于各个师承派系。无数学画者则通过习得“程式”而“认祖归宗”,归入各种“门墙”,壮大着各自师承的势力。“技法”本无是与非的区分,与集体立场挂钩、成为各种“师承”圈子的分界线就惹来了“是非”。因为要看是否使用同一技法,才能分清是否自己人,追求集体利益时才能互相呼应,使“肥水不流外人田”。与集体立场结合的“技法”既然是势力倾轧的工具,就无怪乎上世纪初绘画的革新派与保守派之间要围绕它展开如此连篇累牍的争论。革新派作为新兴势力要夺取保守派的话语权,自然要攻击其技法“陈陈相因”。因为只有推翻对手技法的合理性,中止其“相因”的师承关系,才能打破原有的势力格局;而后来革新派的“技法”又被更新的革新派攻击,则因为这些早期的革新派为了维护其利益,同样以技法传承为手段建立起属于他们的师承关系。

一百年来,在中国绘画发展之路的争论中,“技法”是一个核心议题,如果结合社会背景来看,这问题在本质上难脱艺术集体之间互相竞争的色彩。

印象派对抗学院派

流派对抗,其实在西方也有。19世纪西方美术的中心在法国,主宰法国画坛的仍然是官方学院派。19世纪下半叶,法国画界有一部分青年画家反对学院派艺术,但他们创新的作品不能在官方沙龙展出。1863年,这些青年共同举办了一次“落选沙龙画展”,遭到学院派古典主义的猛烈攻击。1874年,他们再次组织了画展。其中包括莫奈的一幅风景画《日出·印象》。有评论家评价这次展览是“一次印象主义的展览”。

“印象派”由此而得名。1876年举办第二次展览,有20位画家参加,这次展览干脆打出了“印象主义画展”的旗号,从此印象派登上了法国画坛,影响世界。

 

 

责任编辑:方健红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搜藏网 福建美术在线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更多友情链接

网站版权持有人:中国 山水画艺术网

页面浏览设置:1024×768分辨率

本站中文名称: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本站网址www.zgsshw.cn  本站所有资料信息未经我站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部电话:13805590554   电子信箱:6-0-8@163.com  工作专用QQ:384169963    2522440660    

办公微信:zgsshw  法律维权: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  皖ICP备11008522号-1   备案图标.png皖公网安备 341003020002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