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艺术网讯 “前段时间,刘再复在《世界末日》一文中分析2012年末日观时指出,人们的思想状态存在着某种末日观,即物质替代了精神、工具替代了价值、资本替代了人本。那么,文化的价值在哪里?中国文化科学性的理论支撑在哪里?”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身兼数职的施大畏已连任多届政协委员,今年令他忧心的问题是:虽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势头很猛,但由于文化的科学性分析和理论支撑的缺失,使得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模糊化,这种势头不容乐观。
以美术为例,纯艺术替代了文化价值的梳理。如何让西方观众了解中国的艺术?他举例说:“去年在德国汉堡有个水墨艺术展,德国的表现主义和中国水墨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从这种角度去讲解,可以更加生动,德国观众也能马上理解中国的精神、人文思想,从而拉近了观众与受众的距离。”英国人米勒在一本书中讲到爱因斯坦和毕加索,其大意是科学产生了狭义相对论,即毕加索将焦点透视变成了多点透视,平面是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在中国艺术文化领域中,自古至今的艺术家都是以散点透视的方式来创作,但我们若不将这种以味觉、嗅觉为基础的审美方式进行科学梳理,我们就无法理解狭义相对论的支撑和中国文化有什么关系。“把最复杂的故事用最简单的语言讲给大家,这就是我们文化人的工作。”他表示,“目前大家谈中国文化如何伟大、书法如何伟大都流于形而下的思想影响之下,还未在科学的层面上进行梳理。对传统的研究是为了创新,钻进去的关键还是要走出来。”
去年全国两会上有委员提出,文化软实力有三个标准,有核心价值观,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有魅力的文化艺术。他认为:“这个道理全世界都一样。中华艺术宫引进了奥赛博物馆的展览,对方称赞说中华艺术宫建设得比奥赛博物馆还要好。”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表现。“实现文化强国有许多事情要做,但首先要清楚目标,清楚我们要弘扬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只有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合拍了,我们在面对传统文化时才会更有底气。”
他还表示,美术馆等机构要真正把所有的工作重点放在公共教育与推广上。“比如今年上海的市民文化节,我们画院与上海市文广新局群文处合作,通过专业单位与群文互动,将画院的二级藏画拿到区文化馆展示,邀请专家上课、大腕开讲等实实在在的措施,培训基层文化干部,也真正提高老百姓的文化修养和公共道德水平。”他介绍道。
责任编辑:黟人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