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艺术网讯 今年参加两会,让苏士澍备感欣慰的是,经过他和众多委员、代表的多次呼吁,书法终于在2012年秋季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
“我们的孩子现在从小吃面包、麦当劳,接受的是双语教育,生活、学习已经全盘西化了。但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如何加强汉字书写教育的力度上很不够。看动漫的时间让孩子学学汉字不好吗?”苏士澍在在接受《美术文化周刊》专访时说。
作为一名连任3届的政协委员,他一直在为中小学书法教育事业而奔走。这次,苏士澍把提案的重点放在怎么落实和实施“中小学书法进课堂”上。他对记者滔滔不绝地说起具体的建议。
“现在电脑的普及对于汉字学习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汉字是华夏五千年的根,我们永远不能把汉字丢掉。要是到了提笔不会写字的地步,就是很可怕的事了。西方发达国家认为中国只是在输出产品,而没有输出文化。这种评价应该足够引起我们重视和警醒了。”苏士澍认为一定要把学汉字、写汉字提到国家文化战略的层面去认识这个问题,“‘文化自尊、文化自信’不能束之高阁,应该体现在学好汉字上。”
去年,苏士澍受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委托,编写了一套中小学书法的课本,目前已在几个省开始试用。此外,他还调研了常州博物馆、镇江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打算从今年暑假开始,让孩子的书法教育走进博物馆。但现在也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师资,二是解决学生从学校到博物馆的车辆。
2011年,苏士澍还提出了在中小学开学前设立“书法周”的想法。学生放完寒暑假回来,在一周的时间内通过写字可以“收心”,促使其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苏士澍认为不能把汉字、书法的学习神化,要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为此,他专门写了一本《汉字365》,列出365个常用字的各种书体,这样每天只需一分钟学习汉字,就可以积少成多,掌握常用汉字和书法的奥秘。
“老祖宗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都在汉字里面,我们应该好好挖掘其中的涵义。”苏士澍注意到,长期以来,中国的汉字教学都是通过拼音来实现的,但汉字恰恰是形音义结合的产物,我们对此一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有条件的话,我还设想仿造迪斯尼乐园去建造一个汉字文化园,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体味学习汉字的乐趣。这是一个事业,也是一个产业,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苏士澍的这个畅想颇有新意。
责任编辑:黟人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