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湖帆自幼生长在吟诵风月的士绅显宦之家,其祖吴大徵自甲午之战败后罢官故里,潜心艺事,咏歌赋、考金石、鉴名画、写林泉,以其学养时誉,众望所归地执东南文苑之牛耳。后起的艺苑名手如吴昌硕、陆廉夫等,当时不过其门下清客幕僚而已。钟灵毓秀的少年吴湖帆,生长在如此的环境之中耳濡目染,于诗书词画自平生一番天然的亲近。
三十以后,吴湖帆避兵沪上,交游熏习观摩日广,而以善鉴称名于时。约略此时,清宫为溥仪所盗卖的宋元名画始流寓到南方,加之四十一岁时为当时的故宫博物院聘为审查委员,吴湖帆遂得以大量寓目古典名画,不但自己得以收藏赵松雪《兰竹图卷》、吴仲圭《渔父图卷》等名迹,而且眼光愈精而得再进,致有后来据骑缝印、火烧痕鉴定国之重宝——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首段的艺林盛事。有清一代三百年间深锁禁中、世所罕见的宋元绘画,令自幼浸淫明清文人山水的吴湖帆大开眼界。渐生冲决南宗所囿,合南北宗于一炉的宏伟气魄。
这幅《稼轩词意图》正是吴湖帆超清迈明、以元融宋,欲合南北宗于一手的巨幅代表作。此图作于1954年(甲午),吴氏已年过六旬,四十余年的陶熔今古,令其笔墨已入庖丁解牛、无往不利的化境。需要说明的是,全画虽尽显吴湖帆圆厚滋润、温文典雅,于平淡中见痛快淋漓的笔墨风格,实则却是借鉴北宋王晋卿名作《渔村小雪》的融古开今的杰作。试比较此画与《渔村小雪》卷中最为精彩的雪山飞瀑一段,即可窥出此《稼轩词意》的渊源所自。除了主峰山体、近景坡石林木系出王诜所宗的李郭派法门,近景坡石还借鉴了唐寅、马远的长斧劈皴笔调。然而尽管借鉴了《渔村小雪》的构图与山体造型,但如前所述,《稼轩词意》毕竟体现了其时已达于巅峰期的吴氏个人的笔墨风尚。由于此画是纯用水墨画于陈年生宣上,不耐层层相积,故吴氏笔墨滋润温厚、平淡天真的特色也因之被发挥到了极致。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