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艺术网讯 屹立珠江北岸的80岁《古老的爱群》,见证日本投降受降仪式的《中山纪念堂》,还有记载辛亥英烈的《气势非凡的“七十二烈士之墓”》……正在越秀山广州博物馆热展的“穿越通草画――孩子眼中的新广州风物”,700多幅由越秀区少年宫的孩子们精心创作的通草画作品,原汁原味再现老广州风土人情,引起市民关注。为了让更多市民有机会参观广州首次大规模展示的通草画新作,主办方昨天宣布将展期延长至3月10日。
主办方介绍,自2011年6月份起,失传近百年的广州水彩通草画在广州市广中路小学首次重新回到小学课堂至今,水彩通草画开始引起广州市民的关注。广中路小学李霓施、肖霞两位老师告诉记者,为了将早已失传的广州通草画手艺延续下去,学校特别设立了“通草画学堂”,广州市博物馆馆长程存洁担任指导,通过对历史流传下来的通草画研究,专门到外省购买通草片。
通草画,是指在通草片上创作画作,通草片是直接用通脱木的茎髓加工而成的特殊纸张。两百多年以前,在摄影技术尚未发明使用的年代,记录了广州市井风情故事和习俗画的通草画吸引了无数西方人。
责任编辑:方健红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