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  会员注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2018中国冰雪画派新疆行系列报道

首   页 书画艺术动态 历代山水名家 当代山水名家 网站推荐画家 实力派画家推荐 理论之窗
各地美协组织 展销大厅 书画定制 国画山水流派 艺海趣闻轶事 书画收藏指南 合作交流
      当代山水画名家
白雪石 傅家宝 郭公达
刘继潮 章 飚 裴家同
朱松发 朱修立 陈玉峰
张自生 朱 冰 张卫平
  更多
      历代山水画名家
展子虔 李思训 李昭道
王 维 关 仝 荆 浩
巨 然 郭 熙 李 成
米 芾 王希孟 张择端
范 宽 马 远 夏 圭
李 唐 刘松年 王 蒙
倪 瓒 赵孟頫 黄公望
仇英 查士标 唐 寅
文徵明 董其昌 朱耷
龚贤 梅清 石 涛
王 翚 王时敏 吴石仙
萧云从 王原祁 吴 历
  更多
      书画收藏指南
2009年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作品市场价格状况统计
教你如何欣赏国画
教你如何收藏国画和鉴别真伪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悬挂字画的窍门
如何保存收藏的字画
书画收藏家成长秘笈:三大基本功七项注意
投资书画“四字方针”
当代书画收藏进阶
书画收藏五忌
字画收藏小知识
怎样选择书画收藏品
收藏名家书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收藏“四忌”
收藏中国书画最好不装裱 画心保存有利长期保护
文房用品的品位身价
平民收藏如何捡漏
提高鉴赏能力 艺术品投资:长假修炼内功好时机
非理性投机都会失败 艺术市场绝非股票市场
北强南弱 艺术品市场区分南北值得商榷
赝品书画并非全是“劣品”
宋元书画为何屡以天价成交?
小印章有大乾坤:如何判断一枚印章的价值?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市场亮点:大名家女性题材画是收藏上好之选
艺术要与聪明的钱结合?
粉彩瓷板作品《黄山四千仞》拍出680万元高价
民企进入艺术品市场最盼资金安全
郭庆祥谈清代皇家宫廷艺术收藏品
圆明园海外寻宝 大英博物馆担心中国追讨文物
骗子模仿书画家范曾声音 卖假“奇石”等行骗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万达10年:斥巨资收藏名画期待丰厚回报
今日中国艺术市场当真回暖了吗?
中国艺术拍卖企业距离“垄断寡头”有多远?
  更多
      各地美协组织
安徽省淮北市巾帼画会
安徽省宿州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宿州市青年书画家协会
安徽省芜湖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宣城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池州市青年美协会员名单
安徽省池州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周口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漯河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新乡市美术家协会
浙江省金华市美术家协会工作会议磐安召开
山东省五莲县美术家协会
  更多
 
    明代画家陈洪绶:尚有一念从未毁
明代画家陈洪绶:尚有一念从未毁
作者:雅昌网   文章来源: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加入时间2013-1-21 9:09:23

   

 

凡子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讯    一般说来,中国传统绘画里的人物画,从古至今,男人、女人、小孩子,帝王、将相、知识分子,以及仕女的模样,无论是简笔勾勒,还是细笔点染,看一眼就觉可亲可爱,接受起来毫无难度。

  顾恺之的洛神,周昉的后宫,唐寅的仕女,因要感慨女人的美丽,所以能把女人画得要多婀娜就多婀娜。

  顾闳中的韩熙载,阎立本的唐太宗,周文矩的高士,因要显现将相、帝王与知识分子的品端貌正,所以把男人画得要多气宇轩昂就多气宇轩昂。

  虔诚地赞美,纵情地讴歌,揭示出美的真谛,画出气度的极致,是历任画家们的重要责任,也是他们的心中向往。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术史,就是美的历史的意思。

  “赏美”融入基因,化为血脉,一代一代传下来,养成了我们的读图习惯。有一天忽然看到有人居然把人物画得不那么美,甚至有些怪异,那惊讶的嘴巴,便要张得大大的了!

  明末清初的大画家陈洪绶(1598-1652),就是中国“美”术史上偏偏不咏美的一个画家,他的人物画十分费人琢磨,女人不是亭亭玉立而是弯腰驼背的,脸庞也不秀气;小儿童往往头大如斗,浓眉鼓眼,面相也不甜美;男人么,耳长颌尖,鹰钩鼻子深眼窝,圆眼珠墨黑一点,不小心以为哪里的小鬼跑出来。

  因为图式如此不同,气韵如此相异,刚开始赏读陈洪绶时,总忍不住在揣摩他为什么要这样画。

  我最早读到的他的作品偏偏还是一幅木刻画《屈子行吟图》,画中的屈原没有史书上歌咏的绰约风姿,孤独、瘦削,跨剑踯躅着,眉宇间锁着忧愁,把人的心看碎了。

  所以翻书一读到陈洪绶,反复揣摩他的时间总是更长一些。

  陈洪绶本人是在绍兴诸暨出生,可他们家的远祖是世居河南的居民,因为北宋沦亡,朝代改变,才随全家迁到浙江。

  陈洪绶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从曾祖父到父亲,都是官宦,不算是最显赫的官宦世家,但也是锦衣玉食的大好人家。

  陈洪绶的出世也有某种中国人最喜爱的传说,说是有一道人曾赐予其父一枚莲子,说他吃下便可生得一个如莲的小儿。后来果然得聪慧小儿陈洪绶,便取小名为莲子,所以史称的陈老莲即为陈洪绶,这两个名字,他是用得最多的。

  出生够好,天赋极佳,还有一颗谦虚的心,所以陈洪绶自小的家学底子十分厚实,四岁能画大幅神像,十岁笔墨如得天授,十四岁时,凭手中之画,已可换回不少银两。

  但他家庭的命运却一直在走下坡路。陈洪绶的父亲死得很年轻,三十五岁即告别世界,此时陈洪绶不过才九岁。十八岁时,母亲也去世了。剩得一个哥哥,却没把他当至亲的亲人抱在怀里一起取暖,只唯恐他分走了家产,竟至对弟弟加以逼害。

  陈洪绶心知肚明是财产惹了祸,不想手足相残也不愿作一分计较,留下财产给哥哥,念一份虚空的爱,永远离开了家,自谋生路去了。

  陈洪绶有如此气度的处世态度,固然在其天性纯良,不过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他不到二十岁时已很了解自我的才能,相信不用争家产也可以活得够好。

  确实,他的人生苦恼,从来不在钱上。

  陈洪绶在家时就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老师蓝瑛教其绘画,此位人物是明代浙派的著名画家,他识得陈洪绶时,自己二十三,陈洪绶十岁。年岁隔得不太遥远,又惊异这个十岁孩子的天赋才能,从此作了他的师,亦作了他的友,很长时间内,二人总在一起切磋画艺。

  由此可知,陈洪绶绘画的起点,与他的开智,是如何的高,有多么的早。

  待陈洪绶离家而至绍兴独立生活时,他又拜了当时的思想名家刘宗周为师。这位明末的重要思想家是浙东学派的创始人,十分强调人要有独立的人格与行动力,他在思想上对陈洪绶的影响,可说是终身的。

  落实到绘画上,要说陈洪绶的独树一帜,那种特殊的强烈的表现形式,旁人是从未想到过的,既难以模仿,又难以突破。

  从才能上来说,陈洪绶非常的早慧,非常的个人化,非常的独特。但这并不表明,这种绝顶聪明的人就会考试。

  他反而有可能是最不适应某种社会秩序与规则的人。

  科举制度是被确认了的社会规则,凡有一番抱负之人,不通过这种考试就跃不上大展身手的那个平台。

  陈洪绶三十岁那年中了秀才。但这只是昙花一现的一次胜利,此后他屡考屡败,考了十多年,最终知道他要与仕途作永远的告别。因为一件事情折磨人十多年,放下当是唯一的选择了。

  但这个考试败北的人并非一介真正的失败人物,他在艺术上的杰出才能,被当时的崇祯皇帝大为看好,一纸命令传他进宫,要他临摹宫内的历代帝王图像。

  此次进宫,陈洪绶饱享眼福,得以纵览内府的大量藏画。这种机会对于他这种读一叶便知秋的人来说,引起的震动可说是不小的,他迅速地吸取着他需要的营养,通过反复的研究与比较,更加确立了自己那种有特殊表现力、不必咏美的艺术形式。

  崇祯皇帝本来的意思是说,让陈洪绶永远在宫内画画,作一名内廷供奉。这样的大才,以如此的方式服务于朝廷是再好不过的。

  但朝廷也真不是一个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呆下去的地方,皇帝身边若有奸臣或佞臣,过于有才气与气魄的人便会让这些人很不爽。

  小人不爽,陈洪绶见着他们更不爽。所以即使皇帝待他再好,他也并没有在宫内继续呆下去的想法,不久即返身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诸暨,过他的文人生活。

  这里有个小细节很值得品读,就是陈洪绶返回诸暨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曾去五十里外的绍兴居住,而住下的房子,是我们很熟悉的另一个大画家徐渭的故居。他将它命名为“青藤书屋”,在这里以画为生。

  这真是美术史上的一段小美谈。徐渭逝世后的第五个年头,陈洪绶来到这个世上。两位巨匠人物从未蒙面,但竟以如此的方式神交,天地如有灵,他们彼此都将感到太幸福的吧。

  今天我若是说,想去沈从文故居住下,写写字,看看他看过的风景,那该是多么荒诞不经的事啊,虽然我是真的如此想。

  在中国的历史上,崇祯皇帝(1610-1644)不是一个好名声的皇帝。不管原因有多复杂——接鼓传花的此朝廷,往往是上一个积弊深重的朝廷的恶果——明朝是在他的手上灭亡的。国不在,人也将不存,皇帝在三十五岁的英年随国亡而自缢身死,而他那么多的臣民,在灭了明朝、杀人如麻的农民领袖李自成的手下,当如何活下去呢。

  可以说,陈洪绶及身边之人全是朝代兴亡的直接受害者。或者说,中国历朝历代的兴亡必然是血腥刺鼻的杀人史,而并非什么文明史。

  亡国之前,陈洪绶的生活再不顺,可天尚未垮下来,且名声巨大。皇帝爱他的才能,民间也爱他的才能,实在是他的绘画太有特点了,初觉怪异,继觉有味,再觉回味无穷,更何况他的版画简直是一绝,他要以文为生,好好活下去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不过国破而家亡,陈洪绶不仅自己曾被清兵俘虏过,几遭杀害,他的众多师友与名士知己,不是由于抗清而殉国,就是誓死不从清王朝而自杀。他的老师刘宗周就绝食而死。

  陈洪绶没有慷慨赴死,他在痛哭流涕之后,剃削一头青发,入云门寺为僧了。

  他的心中装着这不能救国的满腔痛苦,入寺后便把自己更名为悔僧或悔迟,为国,为皇帝,也为友,为自己。

  天垮下来后的日子,陈洪绶是怎么过的呢。

  他是万念俱灰了的,曾写下“此身不死不胜哀”的句子,痛呈出一颗文人对人间的良心。

  他喝酒,纵情,爱女人,夜深人静后饮声泣泪。

  但早晨太阳升起,他又打起精神,铺开绢布与宣纸,泪墨齐下画画。

  事实上,自明朝1644年灭亡,到陈洪绶1652病逝,这中间不过只剩了八年的时间。就是这弥足珍贵的八年,因为精神上处于绝境之中,对人世有了最痛切的了解,他的创作才更深入,风格上更奇绝,塑造人物形象时才更具有他自己的理解。

  他的花鸟、山水、人物,以及他的传世经典版画《博古叶子》——尤其是《水浒叶子》,忽然全都在生命的后期,集了大成,一切都那么神采奕奕,风格凸现。

  是他把活着的煎熬,化成了生命本质上的一种张扬。

  陈洪绶幼年是一个幸运的宁馨儿,父疼母爱,举家呵护;少时则好着鲜衣,好吃美食,好书画也好良辰美景;随着岁月延伸,抱负不展,生命渐渐黯淡;及至晚年,国亡家破,性命艺术样样不保,遁入空门无非只为避难,真的是万念俱灰。

  但总还有一念未毁,那便是这关于生命不死的艺术。

  我向来认为人的活着,分形式与内容之说。只有形式的,是行尸走肉,来与去空无意义;但若形式包含了内容,生命便将远远超越那个形式本身了。

  陈洪绶在艺术上的一念未毁,便是他超越了这有限的形式,永远对世间贡献了他的有内容的生命。

责任编辑:陈晓梦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搜藏网 福建美术在线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更多友情链接

网站版权持有人:中国 山水画艺术网

页面浏览设置:1024×768分辨率

本站中文名称: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本站网址www.zgsshw.cn  本站所有资料信息未经我站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部电话:13805590554   电子信箱:6-0-8@163.com  工作专用QQ:384169963    2522440660    

办公微信:zgsshw  法律维权: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  皖ICP备11008522号-1   备案图标.png皖公网安备 341003020002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