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演钦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讯“墨来彩往———第一回岭南-江南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刚刚在南京和广州两地落下帷幕。两地分别举行了学术讨论会,当代中国画创作中“文人”和“人文”之间的关系是重点关注问题之一。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丁涛认为:中国画解决了一个问题,即对人的精神的影响和穿透,不管画的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都有这个作用。在谈到笔墨是否为中国画核心这个问题时,丁涛说,最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说,文学创作的核心是对人和生命的珍惜和尊重,很有道理。以此类推,如果我们把笔墨作为中国画的核心,那么文学创作的核心就是文学语言———但他说的是思想,思想就是精神、灵魂。中国画的笔墨很重要,但它毕竟是为灵魂作贡献的。灵魂,才能够使中国画的发展大有前途。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左庄伟说,文人画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绘画形式,一提到中国画,基本上就是指文人画。文人画这三个字体现了三种含义,第一是文,画里是否有文,这是很重要的,可是有些自称文人画家的人,连作品的名字都起得不清楚,既无文又无术。第二,中国的传统是重视人品和画品的,人很重要,现在的画家能不能担当起这个品格?第三,文、人、画主要体现在笔墨上。我们现在称其为文人画画家的人,是否能担当得起?一个大名鼎鼎的人,他不会画画,但画了几个人和几棵松树,就出版画册、发表,而且在文章里写上“最杰出的文人画画家某某”,这令我对文人画产生一些看法———他能否称与“文、人、画”这三个字相符?
广东省文联主席刘斯奋认为:现在不存在文人这样一个群体,只有专业群体。在这种情况下,所谓雅集,也就只是画家雅集,或书法家雅集,甚至只是笔会而非雅集。现在受市场经济影响,如果没有钞票,谁也没有兴趣来参加这样一种集会。目前来说,雅集这一说法很值得怀疑,将来也许能重新恢复,社会发展了,知识经济来临了,专业分工不再那么严格了,文史哲能打通了,诗书画能打通了,才会重新有雅集。刘斯奋认为,近百年来中国画的发展就是弃长用短,把我们的长处丢掉,用西方人的短处。弃长用短只会使我们中国画变成西洋画的附庸。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陈永锵说:现在的雅集不同于以前,现在里面有很多要较劲的人,他们要出风头,所以显得有点俗气。
责任编辑:陈晓梦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