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艺术网讯 日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展(西画部分)》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展,该展览是对中央美术学院前身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自1918年建校时起直到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这30余年间的艺术作品的一次梳理,展览展出了包括吴法鼎、徐悲鸿、吴作人、李毅士在内的曾在国立北平艺专任教过、学习过的众多重要艺术家的经典作品40余件,不少作品是首次展出。展览将展至2013年6月,西画部分结束后,国画部分与文物部分也将陆续与观众见面。
最早的美术家摇篮
国立北平艺专于1918年在蔡元培的倡导下成立,成立之初名为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后几经易名,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美术学校。除吸引了中国近代美术史上如徐悲鸿、吴作人等众多大师任教,同时也培养了刘开渠、李苦禅、李剑晨、常书鸿、雷圭元等一大批知名美术家,在美术教育史上可谓功不可没。据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介绍,在陈列馆库房的藏品陆续迁进美术馆新馆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一时期的众多佳作。这次展览虽然作品数量不多,但可以用稀有与罕见形容。吴法鼎的《旗装女人像》、李毅士的《陈师曾像》、吴作人的《纤夫》、冯法祀的《捉虱子》、齐振杞的《东单小市》、戴泽的《农民小组会》、李宗津的《平民食堂》、萧淑芳的《北海溜冰》、艾中信的《紫禁城残雪》等作品都是令人赞叹不已的画作,其中更是包含了那些曾风华正茂的艺术青年们的追忆。
大师们也有课堂作业
展出中,曾任北平艺专校长的徐悲鸿在求学期间的课堂作业受到关注。《男人体正侧面速写》是徐悲鸿在法国留学时课堂上的油画习作,在之前是很难见到的。从这幅作业上看,徐悲鸿当时在人体结构把握和色彩明暗处理上都已经笔法纯熟,这也印证了他在求学阶段一直名列前茅的说法,优等生的名头可见不假。
吴作人在1946年任国立北平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在展览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的作品《开会的人》与《纤夫》,与徐悲鸿的作品一样,从作画的时间上可以确定是吴作人在比利时留学时的学生作品。从《纤夫》浓重的笔调和饱满的用色中可见吴作人在青年时代如饥似渴地汲取西方油画精髓的努力,这与他在上世纪40年代游历西北之后的画风截然不同,对生活的写实与抽象改造在他的作品中显现,已经可以看到其主张师法自然又不做自然奴隶的理念。他对生活瞬间极富感情的写实并放大在《纤夫》中得以体现。画中的主体人物只给出侧脸,不见神情,全凭肌肉紧绷与身体的拉拽姿态及配角的清晰神情予以呈现和衬托,配角的神情可见疾苦和麻木,而主题人物的侧脸却将性格的坚毅体现了出来。既然肌肉才是画面的核心,就隐去面部的描写,这是引导观者的写实,看过之后的人都能在他的笔绘引领之下看到主人公的坚毅与隐忍,也许这才是吴作人眼中真正的写实艺术。
责任编辑:陈晓梦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