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艺术网讯 因游牧民族的兴衰迁徙而形成特色的草原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袤草原孕育了自己的文化,也为广大文艺家的创作提供了不竭源泉。
内蒙古草原是中国美术家写生创作的天堂。这里的草原浩瀚而柔美,这里的蒙古包充满奶茶的温暖与醇香,这里有牧民纵马塞上的飒爽与豪放、有牧羊女的质朴与善良……许许多多的老一辈美术家来过,他们在草原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也留下了无数艺术经典;一批批支边的美术工作者来过,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这片草原上奋斗过或依然奋斗着;出生在草原学有所成的学子们回来了,对于他们来说,外面的世界再精彩,无法割舍的依旧是草原情怀;采风者远道而来,他们中的一些人从此将毕生的情感和艺术紧紧系于这片土地……
各式各样的写生和创作汇聚在一起,组成了一条时光的河,那里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硝烟,有新中国成立的曙光,有改革开放的春风,有新世纪的朝阳,记录着在党的领导下草原上翻天覆地的变革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
浩瀚草原,为中国现当代美术开辟了新的审美视域,也赋予了中国现当代美术以豪迈雄浑、神秘幽邃和刚健博大的审美品格。内地美术家撒播在内蒙古草原上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迅速生根发芽,本土文化艺术的滋养,催开出妍丽的艺术之花,进而引领了内地画坛的新风尚。工笔画,因蒙古族亮丽的服饰和朴实的形象而重焕光彩;写意画,因骏马奔腾而更为概括、更富动感;油画,因草原的辽阔、蒙古族同胞的沉静与纯朴,拥有了更富表现力的静穆;还有版画、雕塑、壁画、漆画……从风情的描绘到精神的探索,中国美术因强烈的北方游牧民族艺术之风而更为充实、厚重与开阔。
要感谢这片绿色沃土,因为草原文明的洗礼和滋养,不只让古代草原艺术得以持续发展,还奏响了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深情而悠远的草原乐章。
责任编辑:陈晓梦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