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  会员注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2018中国冰雪画派新疆行系列报道

首   页 书画艺术动态 历代山水名家 当代山水名家 网站推荐画家 实力派画家推荐 理论之窗
各地美协组织 展销大厅 书画定制 国画山水流派 艺海趣闻轶事 书画收藏指南 合作交流
      当代山水画名家
白雪石 傅家宝 郭公达
刘继潮 章 飚 裴家同
朱松发 朱修立 陈玉峰
张自生 朱 冰 张卫平
  更多
      历代山水画名家
展子虔 李思训 李昭道
王 维 关 仝 荆 浩
巨 然 郭 熙 李 成
米 芾 王希孟 张择端
范 宽 马 远 夏 圭
李 唐 刘松年 王 蒙
倪 瓒 赵孟頫 黄公望
仇英 查士标 唐 寅
文徵明 董其昌 朱耷
龚贤 梅清 石 涛
王 翚 王时敏 吴石仙
萧云从 王原祁 吴 历
  更多
      书画收藏指南
2009年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作品市场价格状况统计
教你如何欣赏国画
教你如何收藏国画和鉴别真伪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悬挂字画的窍门
如何保存收藏的字画
书画收藏家成长秘笈:三大基本功七项注意
投资书画“四字方针”
当代书画收藏进阶
书画收藏五忌
字画收藏小知识
怎样选择书画收藏品
收藏名家书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收藏“四忌”
收藏中国书画最好不装裱 画心保存有利长期保护
文房用品的品位身价
平民收藏如何捡漏
提高鉴赏能力 艺术品投资:长假修炼内功好时机
非理性投机都会失败 艺术市场绝非股票市场
北强南弱 艺术品市场区分南北值得商榷
赝品书画并非全是“劣品”
宋元书画为何屡以天价成交?
小印章有大乾坤:如何判断一枚印章的价值?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市场亮点:大名家女性题材画是收藏上好之选
艺术要与聪明的钱结合?
粉彩瓷板作品《黄山四千仞》拍出680万元高价
民企进入艺术品市场最盼资金安全
郭庆祥谈清代皇家宫廷艺术收藏品
圆明园海外寻宝 大英博物馆担心中国追讨文物
骗子模仿书画家范曾声音 卖假“奇石”等行骗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万达10年:斥巨资收藏名画期待丰厚回报
今日中国艺术市场当真回暖了吗?
中国艺术拍卖企业距离“垄断寡头”有多远?
  更多
      各地美协组织
安徽省淮北市巾帼画会
安徽省宿州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宿州市青年书画家协会
安徽省芜湖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宣城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池州市青年美协会员名单
安徽省池州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周口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漯河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新乡市美术家协会
浙江省金华市美术家协会工作会议磐安召开
山东省五莲县美术家协会
  更多
 
    中国美术界多元的好处与尴尬
中国美术界多元的好处与尴尬
作者:新浪收藏 林木   文章来源: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加入时间2012-11-22 8:31:51

   

 

      林木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讯  过去我们习惯于一元。“一元化领导”曾经主导过整个中国的一切。时代的发展、“改革开放”,一元已经走向了多元。过去美术界的一元,即现实主义的一元那时的现实主义被誉为最革命最先进的创作方法。这种来自西方的创作方法笼盖了中国文艺界,甚至统治了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在那个搞阶级斗争的年代,有人把中国美术史也说成是现实主义与非现实主义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史。其实,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哪有现实主义?中国的写实写到皇帝那里时,都要夸张皇帝的身段至超大;“关关雎鸠”,你以为真的在说鸟?……不管怎么说,那时的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的一元。后来改革开放,中国人才发现西方现在已不讲现实主义,甚至连现代主义阶段都过了,正在后现代主义阶段当代艺术更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兴奋得看花了眼的中国人还没回过神,西方一种新花样又出炉了!花样多得让喜欢学习的中国人六神无主,手脚无措,纠结万端!“多元”应运而生。亦即你随便弄什么都可以。多元好,符合改革开放精神。北京市就有榜样。天安门附近的半个蛋扣在那里,东边的大裤衩也立在那里,这些来自西方的东西形象地标志着中国的开放。这一来,美与不美,懂与不懂,好与不好,艺术与不艺术都没有关系,不仅没有关系,甚至就是要丑,要不艺术,要让你不懂。你懂了,我不就完了?此之谓“多元”!多元符合开放的国策,好!真的好!在多元的世界里,艺术家想怎样就怎样,非艺术家也总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一元,比以前强迫你喜欢某元好。文革期间,不熟悉京剧也谈不上喜欢的我,居然被逼到能唱好几个样板戏的大多数唱段!天天听,听了十年,“不会作诗也会吟”。

  多元好,什么都可以弄,自由,所以最幸福的是艺术家和想当艺术家的人。西方后现代有个观点是“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年头,也真可以人人都是艺术家。某城市有个神经病人,成天弄些垃圾,惹得行为艺术家和媒体对此好感动,认为这个堆垃圾者是最好的行为艺术家,神经病人也因此在恍兮惚兮中弄清了自己的艺术家身份。所以当艺术家真好,艺术家也真好当。想画画,做雕塑,堆装置,脱衣服,翻筋斗,画花脸,吃狗屎,装怪装疯都没关系。一不要犯法,二不要害人,只要你这些艺术能让你高兴让你出名让你能活且活得滋润,你就可以艺术下去。装疯弄傻但绝对不害人的“凤姐”在今天活得很好就是例子。今天的中国宽容得很。一个行为艺术家为了让大家记住他,把他自己连同七八十岁老父母的衣服都扒得精光在家里照相,不少人侧目,但他扒的是他自己和他父母的衣服,又没侵犯他人,且在自己家里,肯定没犯法。一个行为艺术家要惊世骇俗去吃死尸,本来犯了法,但因其从事的是艺术,法律部门也没追究。中国现在极宽松。一个群体性乱的牛仔裤广告在美国和澳大利亚都被禁止,却能在广州的大街上堂皇陈列,连市民都看不过,主管还无所谓。所以今天“改革开放”的中国,真是多元艺术的天堂。

  在多元时代,教育怎么办?前些年,西南地区一所美院,男女学生在教师怂恿下脱衣服脱成了瘾,男男女女光溜溜地叠在一起,还经常脱,最后一个比妓女还勇敢的女生干脆凑着自己的阴部拍了一张大幅特写照片,拿到南京博物院去展览,这是可以进入文化史让人震撼的“当代艺术”事件。这个地区另一著名美院则把一堆大粪评成优秀奖,还奖励“创作”该“作品”的学生五千元奖金。当美术界中人当着院长的面批评这种教学行为的时候,院长红着脸讪讪地辩解说:“现在不是多元了么?干嘛要去限制学生!”似乎开明得很,宽容得很。如果对什么都不懂才要到学校来学习的学生来一个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引导,这学校不是可以不办了么?脱衣服还要到学校学习才会么?美国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可都不是从学校里出来的,人家瞧不起“学院派”,而中国的学院又偏偏要去弄“当代艺术”,这有点热脸去挨冷屁股,今天的美术院校好尴尬!

  评论家又该怎么办?说真的,评论家最尴尬。多元艺术把艺术的标准弄乱了。人人都是艺术家把标准弄没了。弄乱弄没标准以后,人人都可以是评论家了,连“准入”的门坎都不需要。要专业评论家干嘛?受过去一元化教育的评论家面对今天的多元时代,老一套的知识结构让他们面对全新的格局很难有说法。对“当代艺术”一套他们不喜欢不赞成,但又说不清。况且“当代”等于进步,等于先进,这些先生们还不无几分敬畏。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与“当代艺术”争“当代”权。而本来就是“当代艺术”评论家的当然最牛,他们那一套全从美国来,虽然大多也一知半解,但“美国来的”这一点,就让他们占尽先机,一个个以捍卫真理者和得道者的姿态在干“革命”工作。他们关注“问题”,关注政治,因为他们本来就以“当代”自称而以为走在历史的前列,所以他们时时处处站在历史的高度俯瞰艺术,拼凑一些似通非通的洋名词踌躇满志地给一个个“当代艺术家”作“历史定位”。他们一度神气地以西方为背景以国际主义者自居。但中国强大以后,评论界大谈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中国民众的民族自信心也起来了,不仅“国学”思潮起来了,连他们最不喜欢的民族主义思潮都起来了。而他们那一套又全是西方,喜说结结巴巴英语的他们也开始尴尬,最近都集体改口说汉语,说中国,说传统,但中国自己的一套他们又陌生。这就真的尴尬了。当然对评论家来说,多元又是最好的护身符。我什么都不批评,什么都说好,至少,什么都不说不好,反正多元。这种评论家最多,但这种态度可能最最尴尬,因为这会把评论家自己弄得失业!因为这等于宣布了自己的无能与无用!

  多元以后,政府又怎么办?以前是一元,最好办。不符合一元就批判。想20世纪80年代初江丰就给质疑内容决定形式的吴冠中一顶反马克思主义的帽子。这顶帽子早几年出来就可以让吴去坐牢。现在多元了,开放的政府又不太管了。嘲弄毛泽东戏说天安门让老外好高兴,大把掏钱炒作这些东西,炒得红红火火。当然,只要不犯法,不要去干涉,也对。但政府毕竟是政府,也得有个倾向,真要无为而治,碰到有钱有势有心有为的西方诸国,恐怕就得让有为者治了。这些年,美国式当代艺术在中国大走其红,不仅弄得国际中人以为“当代”中国人或龇牙咧嘴穷凶极恶或嬉皮笑脸傻愚呆痴,而一个国家还在清末民初状态;而且“当代艺术”的天价早把国人撩得脸红耳赤,结果就是全国性的跟风。你能找出中国哪个美院没有去与此种“当代艺术”接轨吗?崛起中的大国要形象,但这种形象拿出去可有些尴尬。

  当代艺术家也有为难之处。现在连北京官方都有了“当代艺术院”,本来,这可以让这些一度标榜与“体制”格格不入的“当代艺术家”弹冠相庆好不喜欢。所以“当代艺术家”们又在宣布胜利了!这当然也是美国和西方的胜利,且有我之无为为西方有为治的意味。这也应该让“体制”多少有些尴尬!然而另一面,胜利归胜利,但“当代艺术家”如此向“体制”归顺,以后再拿什么本钱去与西方“接轨”?如果不再“接轨”,又怎么继续“当代”?如果还我行我素,继续“接轨”,已入“体制”之人,“体制”那方又怎么交待?如果不归顺,GDP已占世界第二的国内的好处就眼睁睁地不要么?看来,“当代艺术家”的尴尬也够呛!另外,长此以往,这种“当代艺术”真成了中国艺术的主流,可能就又该让美国人来不仅宣布胜利,还该宣布中国艺术已经死亡,亦如他们奚落忠诚模仿他们的法国人那样。那时要尴尬的就不只是上述诸方了!

  看来,多元有多元的好处,也有多元的尴尬。

责任编辑:陈晓梦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搜藏网 福建美术在线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更多友情链接

网站版权持有人:中国 山水画艺术网

页面浏览设置:1024×768分辨率

本站中文名称: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本站网址www.zgsshw.cn  本站所有资料信息未经我站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部电话:13805590554   电子信箱:6-0-8@163.com  工作专用QQ:384169963    2522440660    

办公微信:zgsshw  法律维权: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  皖ICP备11008522号-1   备案图标.png皖公网安备 341003020002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