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艺术网讯 南宋佚名《高士临眺图》团扇。北京保利今年春拍以943万成交。古代宫廷画家《明皇幸蜀图》团扇。北京保利今年春拍以977.5万成交。
北方火爆南方平稳,资深藏家认为
本地名家扇面涨幅温和潜力很大
典雅、精巧的扇面书画,是中国传统书画创作的“别体之作”,近年来市场升温较快。不过与火爆的北方扇画拍卖市场相比,本地市场就显得相对稳健。以本地关山月、黎雄才的扇面为例,与2000年相比,他们目前的价格升了5-6倍,而齐白石、张大千的价格十年间的升幅有的高达20倍。收藏行家认为,达官雅士的书画扇面升值潜力值得关注,而清代折扇只要品相好书画精,可不计名头入藏。
收藏周刊记者 赵旭虹 综合报道
行情一路高涨
一般书画拍卖少不了扇面
书画收藏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说法:一手卷、二册页、三中堂、四条屏、五楹联、六扇面,扇面收藏长久以来处于传统书画配角地位。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借国内艺术品市场复苏之势,更多理性的收藏家将目光转向了扇面这一具备升值潜力且未被充分关注的门类,致使扇面收藏逐渐浮出水面,不仅一般书画拍卖会少不了扇面的身影,而且京、沪众多拍卖公司在春秋两大拍中还推出扇面画专场。而扇面画的“稀缺”潜力,使得这一独特的艺术品种在近几年的一些拍卖会上拍出了高价,受到越来越多藏家的追捧。
近年来,扇画行情水涨船高。2006年,匡时春拍扇子专场,齐白石的大尺寸成扇《红梅蜜蜂》和《蝴蝶兰》以46.2万元和44万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扇画在世界拍卖市场上的新纪录。去年,北京华辰拍卖的《吴昌硕红梅书法》成扇成交价达67万元、嘉德拍卖的傅抱石《前赤壁赋》成扇更高达100万元。扇子已成为一个独特的收藏门类,不光精品扇画成热门,就连扇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扇骨也被藏家热捧,一把精品扇骨短短3年身价就翻了5倍。
本地名作拍卖虽稳健
但价格上升还比不上北方
本地书画鉴藏家、学者梁基永博士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收藏扇面,其中不乏任伯年、于非厂等名家作品。他说,10多年前,很多名家的扇面都很便宜,捡漏的机会也多。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北京琉璃厂曾用2000元不到就淘到两把于非厂的扇面。目前,一把于非厂的扇面已动辄数十万元。1995年,在上海他用1.6万元买到12件一套的海派名家扇面,其中一幅是任伯年的工笔重彩人物扇面。梁基永说,单这把扇面目前的市场价已去到五六十万元了。
随着扇面收藏与拍卖的日益火爆,梁基永无奈地说:“好的买不起,便宜的又看不上。”因此,从2005年开始他已基本上没有在市场上买过扇面了,但他一直在关注扇面板块的市场变化。他说,与北方市场上那些一线大家和名家作品的连番暴涨相比,本地名家的扇面作品价格的升幅就温和多了,他举例说,1995年本地拍卖市场上,关山月、黎雄才的扇面在1.5万元-2万元之间,目前的价格升了5—7倍,而齐白石、张大千的升幅在此期间已高达数十倍。
梁基永认为,原因在于,本地市场向来务实平稳,另外,本地的市场以区域性画家为主流,北方市场则全国一线画家扎堆,自然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涌入,推高价格。
本地扇面拍卖未形成持续性推动
黎雄才的扇面还卖不到应有价位
本地资深拍卖人、书画鉴定家何向民指出,本地扇面收藏与北方及香港的火热程度相比,确实平静些。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香港一个专门收藏扇面的大藏家陈峰,他的斋号就叫百扇斋,其中还专门开辟了一个状元扇面系列,专收历代状元的翰墨,收藏的扇面极有品位。反观本地有系统、高品位收藏扇面的藏家并不多。
另外,扇面专题拍卖在本地拍卖市场并未形成持续性的推动,他坦言,在本地征集好的扇面要靠运气。梁基永补充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黎雄才的扇面在北京翰海的拍卖价已过万元,当时吴湖帆的价位大致相仿,但目前吴湖帆的一把扇面起码要几十万了,而黎雄才的扇面在本地市场最高也不过20万元。目前,本地市场上黎雄才每平方尺的价格是15万-20万元,理论上其扇面应该是40万元上下,但遗憾的是在本地拍卖市场上,还没到这个价位,这也反映出本地市场对扇面收藏的关注面和深度还不够。
资深藏家认为:
达官雅士书画扇升值潜力值得关注
在收藏界素有“扇面一尺算两尺”之说。同一位画家,同样是花鸟画,一张扇面通常比一开册页的价格要高一倍以上。“很多大画家能画大画,但却未必画得了小幅扇画。”一位画家介绍,扇画要求一次性完成,中间不能停笔;由于尺幅限制,在扇上绘画要求画家对线条、墨色和构图进行精心设计,胸有成“扇”时,方能落笔;再加上有的材料如色纸、金笺等对落墨、设色要求较高,画家往往难于掌握,所以一般书画家不敢随意尝试。因此,资深藏家毛伟乐认为,书画扇收藏仍有较大升值空间。
综观全国扇面收藏市场,成交量比较活跃的主要包括:赵之谦、吴昌硕、吴湖帆、齐白石、王雪涛、于非厂、启功等人的作品。毛伟乐认为,达官雅士的书画扇面的升值潜力也值得关注,比如进士出身的名家画作要高过相同名气的文人画作。这批书画家的书画扇从2006年开始停滞不前,自去年开始出现上升行情。以王原祁某件扇画为例,其成交价为66万元,而相似内容的一件大幅山水书画作品近100万元,以每平方尺的价格比较,扇面的价格要高出不少。
而年代久远的扇面书画,已可望不可及。宋元的团扇、明代的折扇,无论书画家名头大小都非常珍贵。清代的折扇只要品相完好,书画精到,可不计名头入藏。
行家张忠利介绍,眼下,市场上存有少量明代、清代作品,但明代以前的扇面则非常稀少,价值往往几百万,比如今年北京保利5周年春季拍卖会上成交的《宋人集绘》之四夏珪所绘的《松岩静课图》成交价高达336万元。
责任编辑:陈晓梦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