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书法,我是从文化的大视野来看。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讯 书法是写字,结字、笔法、墨法、章法等等,这些构成了书法在技艺层面的基本要素。于乎此,书法家们精益求精。倘若能再进一步,以至“技进乎道”的境界,我们就可以在文化的层面上,来认识和拓展书法的价值与意义。
书法,首先是识字明义。流传至今的法书,如碑文、书信、手札等等,在历史的原境中,更多具有的是记载、传播、交流的功能。
书法,关键在于明理尽性。透过书法,看到的是人,是自然,是道。或为刚劲、或为优雅,或为精微、或为洒脱,在如此丰富的书法的线条与构造里,具有立志、抒情、写意的内涵。只有接受过中华文化精神洗礼的人,才能够体悟到诸多笔法、笔性所指向的人的心性与自然的理法以及道的境界。
书法,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余秋雨先生说,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一根永恒的缆绳。我非常赞同。同时我还要说,书法是中国的一门独特艺术。怎么独特?具体地说,就是用笔墨对汉字进行造型的一门独特艺术。这也是我对书法所下的新定义。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唯有中国,写字能够独立成为一门艺术,并与绘画并称“书画艺术”,形成“书画同源”的概念。在我看来,中国画就是用笔墨对可视物进行造型的一门艺术,与书法的区别在于造型对象的不同,仅此而已。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书法就是画,画就是书法,都是中国的独特艺术。
正因为书法既具有的文化的教化功能,又具有艺术的审美功能,几千年来在传统文人士大夫的生活中,书法成为文人学养的教化途径,成为文人创作的艺术选择,成为文人雅集的娱乐方式。从幼时蒙学开始,写字是必不可少的功课;之后进入仕途,书法则是衡量学艺的重要考量标准;以至在一生的经世交友中,书艺的精进更是人生历练与文化积淀的重要表征。
在中西文化思想碰撞的大时代里,在多样化的艺术天地中,让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要义的书法艺术,成为我们当下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这值得我们大力倡导。我不仅推崇书法、学习书法,更是鼓励和鼓动大家尤其是领导干部学点书法。当今中国的领导干部,游于书艺,以书会友,体现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对高尚审美品格与高雅生活情趣的推崇。
我欣喜地发现,在我的周围,有许多领导干部已经或正在学习书法,且颇有建树,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果。南京海关党组书记、关长李多宽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我曾经有机会看到过李多宽先生的许多作品,这次送来的书法集样本我又仔细阅览,不难看出其作品造型宽绰灵秀,条线质感厚重,表象貌柔实刚,更可见其内在的气息和信息:从传统入手,从基础开始;兼收并蓄,又重专攻;蕴含个人趣味,体现时代意味。这正是书法的正路与大道。当然,假如能在其书法中更多地渗透进个人的文化素养和人生历练,则其书法更可姿容高雅,潇洒淋漓,进而置身于新的境界。
志有多高,路有多宽。愿李多宽先生的书法之路越走越宽。
注:本文为《李多宽书法集》序。作者为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江苏省书法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陈晓梦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