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艺术网讯 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环城社区,有一位72岁高龄的老人唐学林,利用两年多的时间,绣出一幅长3.4米,宽1.4米的大型刺绣作品红楼梦“琴棋书画图”。图中12位金钗和6位侍女读书、弹琴、下棋、作画的场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山水和屏风等内容更凸显了壮观秀丽的场景。
作为环城社区老年协会主任、老年腰鼓队队长,唐学林带头发挥余热,在党的十八大来临之际,利用自己的特长,向党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
老有所乐 古稀老人以“绣”为伴
年轻的时候,唐学林就酷爱刺绣。“那时候还没有电脑制作的图案,自己画图,自己配线,一心想要当个绣娘。”谈及年轻的时候,唐学林充满对刺绣的热爱。直到现在,家里还保存着年轻时候自己绣的已经发黄的鱼、虫、花、鸟等图。
然而,由于当时生活条件艰苦,工作家务杂事繁多,刺绣的爱好慢慢被搁置。
从大树磺厂退休之后,看着身边的老人整天以打牌、逛街过余生。“要老有所乐,更要老有所为!”,唐学林心中的刺绣梦再次被点燃,她和77岁的老伴胡世杰商量,描绘出老年的刺绣梦想。
刺绣除了要眼力好,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可是40多岁的时候,唐学林左眼患了白内障,前些年做了手术之后,眼睛几乎看不见。从2002年开始,右眼也不幸患了白内障。做刺绣的难度极大。
可是老人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珍惜当前的生活。穿不了针线,胡世杰主动代劳;看不见针眼和图纸,就用放大镜对着看;眼睛疼了,不惜成本购买药物“眼动力”治疗……
虽然刺绣让老人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精力,但老人心里充满幸福和满足。“让业余时间过得充实,还能给子孙后代留点纪念。”老人对刺绣有着独特的认识。在唐学林的家里,墙上挂满她做的刺绣。“家和万事兴”、“富贵花开图”等象征着老人对当前生活的向往。
耗时两年 绣出巨幅琴棋书画图
记者走进唐学林的家里,老人正专心致志地在花架上一针一线地雕琢着自己的作品。“现在只剩下勾边了,肯定在十八大召开前完成。”谈起作品进展情况,老人充满了期待。
经历了世事变迁,唐学林心里总是牵绊着对党万缕千丝的特殊情愫。唐学林一直想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送上特殊的礼物,思来想去和老伴儿商量,希望用自己的手艺献上自制的礼物,“这样才有意义”。
于是,2010年10月份,唐学林和老伴儿千挑万选找到这幅红楼梦“琴棋书画图”。接下来,就开始绣。历经2年多的时间,如今,这幅长3.4米,宽1.4米的图画已经成型,仅剩少量的勾边活了。据老人介绍,该巨幅作品由102眼色组成,共有36360根线,连接起来约长45公里多,“就是比照着电脑图案绣的都有108页。”
“早上买菜快步走,在家针线不离手。”唐学林说。这项细致的活占满了老人全部的业余时间,刺绣到深夜十二点是常事,手指刺破了就用胶布缠在手上接着干。“两年多了,针都绣断了十多根。”
记者看到,在她的刺绣板上,摆放着放大镜、剪子、图案等工具。由于眼力不好,老人刺绣的时候不仅要带着老花眼镜,还得拿着放大镜才能看清图案。2012年7月,老人患胃溃疡出血住院,出院后,家人一再劝阻老人别在继续绣。可是,看着自己未完的作品,老人再次拿起了绣花针。
特约记者 刘传福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陈晓梦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