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艺术网讯 9月22日,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美国夏威夷国家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杨琪做客“大学城新论·名家讲座”,引进西方美术史的研究理念,深入浅出地描述了中国美术发展的3个高峰,同时简单而又深刻地讲解了中国美术的过去和现在。
中西合璧的现代中国美术
现代中国美术主要有三种:一是传统艺术的延续,二是西方艺术的搬运,三是中西合璧。中西合璧的艺术又分为两种,一是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写实艺术的交融,以徐悲鸿为代表;二是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抽象派艺术的交融,以吴冠中为代表。徐悲鸿向中国搬进了西方的素描、油画等,可谓开创了一个时代,意义重大。当代中国美术最著名的作品有三:一是体现我国大国气势的《开国大典》,二是表现领袖毛泽东的《毛主席去安源》,三是体现底层农民贫苦愚昧的《父亲》。这3幅画可以说都是沿着徐悲鸿所开辟的道路在前进。
现当代的中国美术还没有出现新的高峰,没有产生与时代符合的名垂青史的作品,那么,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杨教授指出,中国美术的第四个高峰必将是中西合璧的艺术,任何潮流都无法阻挡如今的思想大解放,真实反映我们时代的伟大作品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出现!
整场讲座,杨教授通过简单的语言,在短短的两个多小时内就将复杂的中国美术的过去与现在清晰生动地展现在听众面前,获得了听众的广泛认同。
名家简介
杨琪,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美国夏威夷国家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曾被聘为中央电视台《世界文化广场》栏目艺术顾问和北京电视台《名师讲坛》、《中华文明大讲堂》主讲教师。其编著的《中国美术鉴赏十六讲》为2009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推荐的100种优秀图书中唯一的美术著作。其他主要著作有:《艺术学概论》、《艺术与哲学》、《美术欣赏》、《中国美术史十五讲》、《名画百幅赏析》、《你能读懂的西方美术史》、《你能读懂的中国美术史》等。
活动简介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高端文化决定城市的品质;人才是城市的瑰宝,高层次人才影响城市发展的后劲。深圳大学城创办10年来,吸引并积蓄了一大批国内外各学科领域的高端人才,积淀和形成了丰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成果。为了让全社会最大化地分享这些本土原创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理念,深圳大学城管理办公室聚合大学城片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智力资源,于2010年12月起推出了“大学城新论·名家讲座”活动。该活动由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承办,是深圳大学城面向社会开放的智力之窗。
中国美术经历了三个高峰
第一个高峰是人物画。道德人物画的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步辇图》等,这些作品或存在需要文字说明的问题,或存在无背景烘托、人物大小与人物地位相关而不成比例的问题。吴道子的道士画像解决了这几个问题。中国宗教人物画的代表作品在于敦煌艺术。《清明上河图》则是人物画的顶峰,代表了中国人物画的辉煌成就。
第二个高峰是山水画。山水画分为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青绿山水用于表现山水的壮丽,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水墨山水开端于王维,到五代十国时期达到繁荣,常用于表达高尚的情操和人生理念。
花鸟画是第三个高峰。花鸟画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工笔花鸟画最杰出的画家是宋徽宗赵佶,代表作品是《芙蓉锦鸡图》。写意花鸟开山于苏轼,到元朝开始繁盛,多用于表现画家的高尚的精神追求以及怀才不遇的愤慨等。写意花鸟最伟大的画家是八大山人,其作品晦涩难懂,多表现愤世嫉俗的人生态度及“孤”的崇高境界。
责任编辑:陈晓梦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