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艺术网讯 9月4日电:从9月8日起,以“传承 融合 认同”为主题的爱新觉罗、叶赫那拉家族名家书画展,将在天津市河北区地纬路经纬艺术街鸿德展览馆展出十天。此次两个家族的书画联展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展览汇集了京津两地五代皇室成员的100余件精品力作。
溥佺先生的力作《百骏图》是此次展览的重头戏。
爱新觉罗·溥佺,字松窗,以字行,笔名雪溪、尧仙、健斋,清宗室,满清皇族后裔,道光帝四代孙,近现代著名书画家,宫廷画派代表人物之一。幼年读私塾,15岁继承家学习画。他的传统功底深厚,技艺精湛,画风清新古雅,题材广博丰富,在继承中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符合时代潮流的作品。擅长山水、竹、马。山水画深得五代、宋、元精髓,又推陈出新,清远豪迈。有《长征手卷》、《昭山》、《井冈山》、《苍松劲挺万壑争流》等名作。与溥伒、溥僴、溥佐兄弟四人并为书画大家,被称为一门四杰。曾任辅仁大学美术系讲师、国立艺专教授,是著名书画家孙其峰的老师。
爱新觉罗家族,由马上得天下,入关后生活习性有所改变,但清朝历代帝王宗族,均需学习饲马、骑射,故马可说与他们的生活极度密切,自然也成为他们笔下最常见的画题。溥伒、溥松窗、溥佐三人画马,则深受其父载瀛影响。这幅《百骏图》其精妙之处在于整体风格继以家学,画面构图疏散变化丰富。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西洋画中常用的前中后轻,前实后虚,近大远小等写景方法,使画面产生空旷深渊的境界。溥佺先生对马的刻画一丝不苟,毛色变化丰富,正面、侧面、半侧面等姿态,交斗、嬉戏、奔跑、嘶鸣更显神气生动,造型准确,疏密得当,生趣盎然,笔墨之精湛,形象之生动, 实为罕见,弥足珍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必将成为此次展览上的一道靓丽风景。多位书画大家高度评价此画:宫廷马作为宫廷画的代表从唐代至今得到了传承。先生笔下的马正是得到了文化名流的传承精神与灵魂,创造别人所不敢,精到别人多不能。《百骏图》确为宫廷马的代表作之一。
据悉,此次展览期间,被誉为清代满汉双文皇家馆阁体书法的杰出传承人叶赫那拉根正先生也将携其代表作品与广大书画爱好者见面。
在现代的叶赫那拉家族中的文化名人,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叶赫那拉根正先生。根正先生1951年出生在北京,其祖父叶赫那拉德锡(那增锡)为慈禧弟弟桂祥之子,是一代书画名家。根正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书法,尤其喜爱研究满族文字书法。晚年,德锡将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长孙根正身上,把宫廷馆阁体书法及满文传授于他。德锡先生的宫廷阁体大字书法汲取了颜真卿楷书的精华,丰腴雄厚,气势恢宏,根正先生从祖父那里充分传承了颜体楷书这一特点,经过多年苦练逐渐形成自身独特风格。他的字既大气磅礴又舒张自在,既雄浑庄重,又方圆兼备,充分凸显了中华文化的中和之魂,将皇家榜书的庄重仁和与艺术风格传承当代,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全国唯一一位满汉双文书法家,其多幅作品被国内众多博物馆收藏。业内专家称赞他:“满汉双文、皇家风范,片纸寸金,视如拱璧。”尤其是他书写的满汉双文“福”字,被业内称为“中国当代第一福”。此次参展,根正先生将多年力作精心挑选,力求带给广大书画爱好者心旷神怡、如观宗庙之美。
根正先生不仅是一位享誉盛名的书法家,还是作家、清史学家、收藏家、文物鉴赏家及慈善家。他以独特的家族视角撰写的《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我所知道的隆裕太后》两部书不仅畅销全国还对清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在皇家园林工作期间,利用业余时间收集了颐和园个历史时期的1000多种门票,几乎囊括了自1924年开园以来的所有门票,填补了国内收藏界、档案界的一个空白。他生活简朴,乐善好施,不仅资助贫困残疾青年自主创业,还将书法作品拍卖所得八十万元款项全部捐给汶川地震灾区,用行动诠释了其作品“大爱无疆”的深刻内涵。根正先生以其学养深厚而闻名海内外,被国内外新闻媒体称为 “民族团结的金字招牌”、“中国民间友谊大使”,被世人尊称为“当代的纳兰性德”。
责任编辑:陈晓梦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