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艺术网讯 北京8月27日专电(记者 刘奕湛)记者27日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获悉,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启动以来,对全国范围内的汉文古籍、少数民族古籍及其他多种形式文献古籍进行普查登记,已有9859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周和平表示,当前,我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还面临许多问题,古籍保护工作仍需全社会的进一步关注和支持。
据了解,“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
——对全国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教育、宗教、民族、文物等系统的古籍收藏和保护状况进行全面普查,建立中华古籍联合目录和古籍数字资源库。
——建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实现国家对古籍的分级管理和保护。
——命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完成一批古籍书库的标准化建设,改善古籍的存藏环境。
——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古籍保护专业人员,加强古籍修复工作和基础实验研究工作,逐步形成完善的古籍保护工作体系。
——进一步加强古籍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特别是应用现代技术加强古籍数字化和缩微工作,建设中国古籍保护网。
我国古籍主要是指1912年以前在中国书写或印刷的书籍。我国是世界上古籍最多的国家,且形式多样,仅汉文古籍就有约4000万册。
责任编辑:陈晓梦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