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艺术网讯 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以教授硬笔书法而声名鹊起的席殊,后来又因涉足图书出版、全国连锁书店等行业,几浮几沉而成了屡屡搅动文化界神经的人物。蛰伏已久的他,在南国书香节上高调亮相,推广他“潜心研究了十年之久”的“席殊汉字正写法”。在讲座之后,席殊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席殊认为,书法兼具传承中华文化、修身养性以及培养中国式的审美情操等几大功能。他宣称:“写字很容易,方法很简单。”重要的是要掌握书法后面蕴含的“道”。
书法教育能培养人专注的能力
那天正好是星期天,不少家长带着小朋友前来捧他的场。“端坐,闭眼,吸气、呼气……”如果不是亲临现场,读者还以为是在练道家养生功或者是参加禅宗的打坐课程,其实,这正是席殊书法八正法中最精华的部分把学习书法的过程变得有趣,让学习者更加专注和宁静。“我们现代的教育注重智力,注重知识,不注重心性培养,缺乏态度情感的教育。书法教育就是一个心性的培养,培养一种心理能力,是专注力,书法是培养专注力的最好手段。”席殊说。
据悉,从今年9月份开始 ,每所小学从三年级开始都要开设书法课。“席殊汉字正写法”已经在全国5地9校21班实验推广,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等学校也在今年4月份开始使用。当天的现场粉丝中,就有不少来自该校的学生和老师。参加现场活动的该校老师一萱告诉记者,他们学校规定每天中午所有学生练习“席殊汉字正写法”一分钟,每节语文课上要练十分钟。“不要小看这短短的一分钟”,她说,“我们发现这几个月来,不但学生的书法作业水平进步神速,他们也变得更加细心和守纪律了。”
“八正法”是道也是术
2005年,事业陷入低潮期的席殊,开始学习接触心理学。后来,干脆到社科院的心理学硕士班“进修”了两年。由此,开启了他的释道儒的传统文化的研究过程。“我学习传统文化,路径正好与别人相反”。研习的结果,正好与使他开始声名鹊起的老本行书法挂上钩。“中国书法最能够代表传统文化精髓,学习书法就是进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可是,因为我们总是以结果来导向,只注重字写得好不好,忽视了书法练习的过程,所以,书法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对于天真好动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一种折磨。即使是成年人,也因为不得其门而入而变得敬而远之。而且,电子时代的来临,中国人越发加速了丢掉老祖宗所赐的这一瑰宝的进程。书法本身,就离我们越来越远。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化解这种矛盾呢?其实,“书法里面有很多道理,书法的教学方法、本身的一些规律、结构、笔法,都体现了我们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这就是他的“八正法”:以古代先贤的“养正”“居敬”思想为宗旨,集写字、养心、修德于一体;通过“正身正字、正心正察、正意正临、正念正校”等八个步骤,在教会人们写规范字的同时,还可以达到修身养性的功效。他说,这八正法,不但包含了他所理解的传统文化的“道”在里面,也有“术”的成分:人们只要按照这套方法去练,不但能较快地掌握学习书法的窍门,或许还能由此而找到进入传统文化的路径。
“端端正正写中国字 堂堂正正做中国人。”现场小朋友们奶声奶气的齐唱,让人感叹到席殊教学法的“魔力”。
南方日报记者 陈小庚
实习生 陈若然
责任编辑:陈晓梦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