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名家抗战书画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讯 1938年,书画大师徐悲鸿在重庆创作了一幅反映当时重庆人民生活的作品《巴人汲水图》。1949年冬,一个叫朱良的年轻人在重庆旧货市场以120万旧币,大约相当于今天的160元,将这幅作品买下;1999年,朱良将这件作品委托给北京翰海拍卖公司上拍,最终被一位河北藏家竞得,成交价为132万元;2004年,这张画再次现身翰海拍卖,最后拍得1650万元;2010年,这幅作品第三次被拍,成交价已高达1.71亿元,创造了徐悲鸿个人书画的拍卖纪录,也反映了近年来艺术品价格在拍卖市场上的疯涨。
由于历史原因,抗战期间徐悲鸿等大批书画名家曾来渝定居,在重庆民间留下大批作品。本月中旬,国内著名拍卖公司保利拍卖来渝征集秋拍拍品,看中的正是抗战期间散落在重庆的名家书画珍品。一直以来,重庆本地遗留下来的一些书画作品,拥有者本身对其价值并没有正确的认识。这些藏匿在山城各处的画作,好像未开采的宝藏,有待进一步发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外来的机构、藏家、投资者提供了掘金的机会。
本期《艺术周刊》,我们以抗战期间书画名家作品的征集为契机,带市民了解艺术品的价值所在,熟悉拍卖市场的规则。
重庆晨报记者 孔令强
责任编辑:陈晓梦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