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艺术网讯 近期,钱松喦、启功、崔子范3位名家的纪念活动在北京陆续举行。
对已故书画名家的纪念与再研究,是当今美术展览的特色之一。通过对名家作品的梳理与研讨进而展开的集中展示,对于喜爱这些名家作品的观众而言,是难得的大饱眼福的机会;而另一方面,对这些名家艺术成就的一次次梳理,是为美术史的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添砖加瓦,也将引发观众以及艺术界对中国书画创新问题的讨论和深省。
“大朴归真——纪念崔子范先生逝世一周年学术研讨会”和“劲松红岩——钱松喦绘画艺术精品展”分别于7月17日、20日在北京画院举行。
今年是崔子范先生逝世一周年,北京画院与崔子范家属共同举办崔子范艺术研讨会,从学术的角度来纪念这位跨世纪著名的大写意花鸟画家。
早年崔子范调入文化部,参与筹建北京画院,先后任北京画院秘书长、副院长、党委书记等职,一直见证并关注着北京画院的成长。调入北京画院是崔子范先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他在行政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他的绘画艺术也逐渐从业余转向专业。崔子范先生十分注重从生活中汲取新鲜的感受和营养,他坚持寻找自己的艺术道路,大胆突破前人用笔用墨的优秀传统和审美经验,而改以自己的独特方式,高度概括,不拘小节,粗笔破墨,大起大落,在看似不经意间,完善了有如自然天成的强烈风格,在大俗大雅与雅俗共赏中,更加倾向于普通大众的审美情趣,深为人们所喜爱。
作为20世纪中国画转型期的重要艺术家,钱松喦的艺术变革触及了许多中国画的本质问题,本次展览从无锡博物院收藏的钱松喦书画捐赠作品中,甄选山水、人物、花鸟作品60余幅,试图重新认识和分析他的艺术对于艺术界探索中国画的本质以及21世纪的发展方向等问题都能带来诸多启迪。本次展览根据钱松喦在不同时期艺术创作的风格和主题,将展览分为精研古法、独辟新境、复归于朴3个版块。在今年,北京画院收藏的花鸟画作品还将赴无锡展出,20世纪众多艺术大师绘画精品的南北交流活动,对两地乃至区域间的艺术对话,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为纪念启功先生百年诞辰而举行的“启功遗墨”展,将于7月26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启功先生自幼以中国文化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先后师从贾羲民、吴镜汀、溥心畬等先生,尤其受业于陈垣先生前后39年。其书法、绘画和中国文学、史学的学养和造诣,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选自于部分大学、出版单位、国家行政机关和著名收藏家的藏品,大部分都是启功先生的代表作品。
责任编辑:方健红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