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上因缘饶宗颐教授上海书画展”在沪开幕。
这次在上海美术馆的展览,是95岁的饶宗颐首次在沪办展,展出了近年来创作的山水风情、花鸟走兽及金石书法楹联等120幅作品,显示了饶公在治学以外的艺术创造力。
用书画和老朋友叙旧
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先生是海上艺坛最具声望的一代宗师。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与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的饶宗颐,把自己在上海的首个画展取名“海上因缘”,就是用书画的形式,和江南的老友们叙旧。
饶宗颐是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家,也是当代学者型书画家的杰出代表。在2005年启功先生去世后,西泠印社社长职位一直空缺,直到2011年底饶公出任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
艺术的“生”与“深”
在上海的接风宴上,和一大群后辈在台上合影留念以后,饶老出人意料地拿过话筒,用颤抖的声音说:“我真是不敢当,虽然我年纪很大了,但我还会继续努力,谢谢大家。”
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依然记得21年前饶先生到自己的个展上剪彩的那一幕。
面对饶老的作品,韩天衡觉得很大的一个特点是“生”,“生”得人人都看得懂,“生”得不容易。“不会画画写字,那是生,学习了掌握了就会由生到熟。饶先生的艺术,熟返生,是反规律的,是别人很难达到的境界。”
韩认为,另一个特点是“深”,指“深邃的,深刻的,深厚的”。“饶先生的笔墨、色彩不是用表面的东西取悦于人,他的书画作品背后渗透的体现的是中华文化五千年的文明,很深邃,与个人修养有关。艺术不是就事论事、仅仅靠形式来讲清一切。”“想取悦于人,画中就不免体现出媚俗来,饶先生的艺术就是高高在上的,这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不能将笔墨和色彩看作是作品的一件衣服,笔墨色彩不仅是衣服,里面还包含着灵魂。”
据《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陈晓梦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