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漳州创作基地揭牌仪式暨林子良个人作品展在漳州举办
光明网讯 为了迎接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喜迎神州九号飞船凯旋回归,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7月1日,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漳州创作基地揭牌仪式暨林子良个人作品展在漳州举办,中国名家书画笔会同时举行。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许喜林、副院长史贵仁、郭雅玉、创作基地主任林顺福,漳州市文化局副局长简育耕、艺术品文化促进会会长刘木火,著名人士叶汉宁、林国辉、林顺来、黄瑞宝、周亚丽、刘少银以及澳大利亚驻华英语专家咖雷先生等10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是由中国不同流派的美术家组成的艺术团体,该院吸纳在美术创作、美术评论、美术研究、艺术设计等方面成就卓著者为院士,集中了全国有成就、有影响的美术专家和学者,是综合美术各门类的艺术机构。现有院士500多人,其中书画艺术名家100多人。成立十年来,组织书画活动200多次,新闻宣传报道累计十多万次,堪称中国最大的书画院。
林子良,1966年5月出生,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华夏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院院士,中国美协山东省协会会员,中国艺林书画院院长。
林子良从小就痴迷于书画,见山画山,见水画水,花鸟鱼虫,见之即描。从1987年进入山东工艺美院,主攻工笔花鸟,擅于人物、动物。又多次受教于喻继高、金鸿钧、何家英、王庆升等老师的言传身教。工写兼备,其作品富丽工致,精于写生,多年的积淀与生活的阅历使他的画风有着明鲜的突破。他的画风有工笔设色和水墨写意两种风貌,设色精巧明丽,写意渊源唐、宋、元、明历代水墨技法的历史沉淀,更多吸取宋人的简劲放纵画技法,兼容书法用笔,独创遒劲纵逸,气势雄健的花鸟新风。
他数十年如一日,这种持之以恒的勇气和毅力,需要一种淡泊超然的心态。工笔画从渊源上讲,早于写意画。绘画的主体,需要及丰富的表现力和高深的技巧,他需要画家多年的生活阅历和对大自然的感悟和提炼。另一方面,他笔下的工笔不仅肖形而且尚意,即形神兼备!从各大名家中吸取营养,更具独到之处:淡淡的勾线,中性的色调,巧妙的黑白灰,雅致的黄红蓝搭配,使画面充满了灵动,透明和轻松。同时又能挖掘人生的感悟和哲理,从笔墨情趣中领悟到西画丰富的色彩美以及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特别是他笔下的牡丹,端庄大气,富贵祥和。给人以清新婉丽,芳容丰韵,含蓄典雅。多年来,对家乡的山东菏泽牡丹的特殊感情,其作品与其说是被自然界驯化了的牡丹,倒不如说是被牡丹感化了的情感再现。这正是印证了他的画风:境界与情感的绝妙融合
尤其是写意鹰,按照结体因形施墨,工写兼备,淋漓尽至。在工笔写实基础上,放开大胆用墨,于粗放中收敛,根据羽毛的方向,形态粗细大小,用不同的点、勾、皴染相结合,让笔墨活泼自如,干净利索。他的写意鹰,给人以笔墨简炼,极富变化,朴素而不单薄,笔触柔和中见刚建,寓静于动,充分表现出鹰的各种雄姿。
他的画风无论在形式与色彩上都不泥于古人,在对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又注重中国绘画语言与中国文化的表里关系,同时又把中国佛、道、儒的思想理念,溶绘于作品的内含之中,通过对中国绘画的特有笔墨语言的千锤百炼,体悟对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基本人性与精神情操,把握人生的修养与造化,刻苦磨炼,勇于创新,深沉含蓄,发人深省。
画家在对人生艺术的认识过程中往往寻找一种心灵的栔合。在对应中赋予艺术以精神道德和情操。艺术形式是画家抒发情感和性灵,表现笔情墨趣的载体。在当今,传统笔墨与现代文化大发展时期,他以深厚的艺术功底潜心着意,风格独具的工笔画,别出机抒地一枝独秀。虽不言下自成蹊,盎然地焕发着鲜活的艺术魅力。他的书画造诣,将是书画艺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 (金伟)
责任编辑:陈晓梦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