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字画的辨伪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以前辨伪仅限于古字画,到如今,当代画家的作品也需要辨真伪了。
书画的鉴定大多凭借积累的经验进行鉴定,一般最终的鉴定权都在资深老先生手里。但老先生的水平再高,谁又能保证其万无一失呢?谁又能保证同样资深的老先生对同一幅字画的真伪不发生分歧呢?如今,陆续引进一些科学的方法进行书画辨伪,比如今年深圳文博会出现的二维码技术,还有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化学分析方法。
5月18日-21日,深圳文博会期间,有“万虾翁”之称的广东画家余重光的作品《神龙报春》高调亮相,与一般国画作品不同的是,它被誉为“史上第一幅MPR多媒体中国画作品”。MPR,是将现代最先进的二维条码编码解码技术、微距数码摄像技术、语音压缩及播放技术和现代常规纸质出版物的印刷技术,加以整合开发而形成的一项创新技术。只需一支阅读笔,对准二维码轻轻一点,谜底便解开了:与之连接的屏幕上出现了余重光创作此画时的视频,以及余重光本人对此作品的介绍。这便是证明此画是真品的“证据”。
原来,在余重光创作时,摄像机全程记录其过程,视频储存在后台数据库中,再赋予这段视频一个唯一的二维码。这支阅读笔相当于一个解码器,只要对准二维码一点,便能自动将其解码,将视频还原出来。
光谱辨真伪赝品露原形
书画家在使用印泥上都有自己的习惯,也有自己喜欢的颜色。书画家在一个历史时期总是会买同一个牌子的印泥,并在这种印泥里掺入一些其他成分,以使印章的颜色更深,或更鲜亮。有的名家甚至还在印泥中掺中药,以保证它的色泽不变。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欧阳启觉得书画家的这种习惯对于鉴定书画的真伪十分有利。于是她对欧阳中石的真品图章和赝品图章作一次化学分析。首先采用荧光法测试印泥,此法可以对大多数文物做无损分析。经过对四个样品的测试,他们得到了三种印章的荧光光谱。其中,欧阳中石先生的两幅作品印章的光谱图一致,而赝品印章的光谱图不仅与欧阳中石的不一样,且两个赝品印章的光谱图相互也不一样。
随后又变换近红外拉曼光谱法测试印泥。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使用探头,利用近红外激光光源照射样品,又获得了三种清晰的拉曼光谱图。结果依然是两个真品印章的拉曼图谱一致,而另外两个图谱又是与真品不同,相互之间也不同。从红外光谱中,可以知道印泥的主要成分,真迹的成分与赝品的成分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责任编辑:方健红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