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们,各位网友们,大家好!
前些日子,我讲了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原文和译文,也有提到了兰亭序的章法,结构,笔法,等等。王羲之兰亭集序共28行,324个字,被后世书家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是王羲之作品,在清朝之前没人怀疑过的,清代和解放初期有人说三道四。我的观点是:不管兰亭序是何人所写,但是兰亭序的书写水平,绝对不可低估的。若有一日,就是有证据证明兰亭序不是王羲之所写,但这“天下第一行书”还是兰亭序。启功老先生,老前辈说的好,要透过刀锋看笔锋,我奉劝大家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不能专看作品的作者是谁?一定要看作品的书写水平。如果说兰亭集序要是换作者了,但是这“天下第一行书”也不会变。
我们临摹兰亭集序,首先要知道兰亭序的章法是“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真正做到千变万化,神出鬼没,高深莫测的境界了。兰亭集序的书写结构:有的是上宽下窄,有的是左边让右边的,有的是上紧下松,有的是左右各不相让。兰亭集序的笔法是:有“两”点写成一横,或者是一横写成了“三”点。还有很多字被简略了笔划,如【兰亭集序】中的“流”“哉 ”等等,举不胜举,这些就是兰亭序独特的一面,行如流水,有利于书写时,可以达到“快”“便”自然洒脱。
要临摹好兰亭序,其一选择好版本是关键,大家认可有五大临摹本,我学的是神龙版本,因他最能展现一代书圣的书法神韵。千万不可选择把字放大的,不是原来的尺寸,所以不可临摹。其二选择毛笔,临写兰亭序不宜用长锋笔,不宜用比较软的笔,这是个人观点,仅供朋友们参考。其三要多加临摹,反复思考。杨再春老师说自己特别独爱兰亭集序,已经临摹了三百多遍。多加练习,在此祝大家的书写水平更上一层楼。接下来我一起分享一下兰亭集序
在兰亭集序有324中,没有一字的写法是相同的,下面我来说说的点的变化和写法,在行书中点可以当横用,有呼应点,有长捺点。“浪”和“朗”是特殊点,是从隶书里演化过来的.。有个“不”和“外”字是长捺点,而“外”字这样写法是为了左右各不相让。“流”字少了一点,最后一笔是不钩的,三点水有点像隶书的写法。有个“之”字出峰和下面笔画是呼应。“其”字有特殊的写法,这个其字的笔画是先写一竖的,下面两点是呼应点分的很开的。如“情”“领”一横写成小短点了,还有“领”字竖带钩,这是王羲之的书写特点。在这里顺口说到了竖了,下面我还会继续说到的。
再说横的变化,在兰亭集序有324中“一”字就有7种写法,“未”字是下凹横,“所”和“乐”是俯视横。“林”字两横有两种写法,在结构上左边是让右边的。“形”字是右边让左边的,“外”等是左右各不相让。
竖的写法,“仰”字左边人字旁一竖是坠落,上面变尖,下面顿笔很重,右边是个带钩竖。“情”左边是带钩竖,其目的是为了连接右边第一笔小点横的。“古”字这一竖是特别的写法,这竖像孤形的。“怀”左边是个坠落顿住,像蜻蜓的尾巴。
再说说撇的写法:如“和”字是平撇,转一下笔出来。“会”字头一撇,一开始不重,快出锋重,越来越重。右边这一捺不出锋。“少”字是兰叶撇,一波三折的。“感”是曲头撇,是有难度的。
接下来说下捺的写法:如“故”字带钩捺。有个“之”是平捺要按着笔拖着写。有个“足”是兰叶捺。有个“人”是竹叶捺。如“迁”“述”“迹”等等走之底,都有不同的写法,特别是那个“迹”字,最后一笔是从轻到重的。
钩的写法:“列”字直接钩。“亭”字是圆曲钩像月牙。“殊”字推出去的钩。“盛”字是有轻到重向上收。“哉”字是少了一撇,钩的有力。如“也”是一般的向上钩。“悲”这种写法只有王羲之独特的一面,从上面带下来向上一钩,要看我视频就清楚的。“尽”字的写法是横划重横交错,也要看我视频做示范。当然也有平横的字如“言”字,“朗”两个方向向内钩。有些字是在空中动作的:如“茂”“是”“以”“列”等写的时候要注意“藕断丝连”“意断情连的”。
王羲之兰亭集序有二十个“之”字,七个“一”字,其中有二个相同的字,我说一下,如“畅”“今”“所”“其”“足”“盛”等等。请网友们,朋友们看我视频做示范。话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说明书圣王羲之是胸有成竹,肚子里有很多墨水,有各种各样的字型,这就是书圣,这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行书。本人程度有限,书写水平不高,在此,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谢谢。
责任编辑:陈晓梦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