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画院美术馆、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湖南齐白石纪念馆、中共湖南省湘乡市委、湖南省湘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神州情韵——谢欣从艺70年中国画展”2012年5月4日至9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行,《壮哉暮年——众家谈谢欣》同时出版与观者见面。
谢欣,1924年11月1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字杞荪,笔名李仲、慎子、老杞。1942年考入南京美术专科学校,1943年入中华艺术专科学校,与校长郑明虹、老师齐子如结下忘年交。1944年任武冈县民教馆艺术主任,11月在重庆举办了战地“流亡图”个人画展,并半工半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研修班,受业于徐悲鸿、张安治、高希舜、黄君璧等先生。194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湘中一支五团宣传队长。解放后历任湖南总工会文化科副科长、湖南工人辅导队队长、省工会干校文艺班主任、省戏曲改革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诬陷为“胡风在湖南的骨干”,受到隔离调查。后从事基层美术教育工作,“文化革命”后离休。1982年至1984年底偕夫人彭柱之自费在国内旅游写生,期间在湘乡、湘潭、涟源、会同、沈阳举办个展。2009年“纵横五万里——谢欣山水画学术邀请展”在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举行,2010年“我与祖国——谢欣从艺70周年中国画成就展”在广州举行。
此次展览以谢欣先生从艺70周年的艺术人生为主线,分为“跟随老师,亲身讨教”、“学古人、学宾虹、学抱石”、“纵横五万里写生”、“晚年变法”等四个阶段,以“长镜头”的视角展示谢欣投身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为新中国建设纵情欢歌的从艺之路。从展出的70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谢欣的晚年作品整体感觉鲜明,善于剪裁取舍,将西方因素和中国传统合二为一,登上了他的艺术高峰,他的山水画少用皴擦却不失浑厚、苍茫,用色大胆、鲜艳却不显媚俗,具有一种宏大、雄浑的气魄,反映了中国文化生生不息、自强自立的精神。
谢欣先生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艺术个性鲜明,具有大家风范,他生活简朴、淡泊名利、不求闻达。正如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先生所说:“他的山水画如同他的为人一样,品格质朴、纯净,有文化内涵,有精神气质。这种富有人文精神和内在时代气息的山水画,在当今浮躁的画坛,实在难得,实在难得。”
责任编辑:陈晓梦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