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20日,由文化部艺术司与中央美术学院参与共建的“国家主题性绘画创作研究中心”在京成立,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副司长诸迪,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副院长谭平,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主任武国友,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研究室副主任欧阳雪梅,以及詹建俊、曹春生、薛永年、广军、孙景波、孙家钵、唐勇力、王少伦等老中青艺术家出席了成立仪式。
主题性创作是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一条主线,产生了一大批美术经典作品,如上世纪50年代,以近现代史为创作内容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主题性浮雕的创作,以及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组织创作的一大批美术作品,都是政府组织的大型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的经典之作。进入新世纪,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集全国美术界优秀艺术家之力,创作推出了104件优秀美术作品,巡展10个城市,观众量达100万人次,成果丰硕。
董伟在讲话中说,中央美术学院是文化部与教育部的共建院校,凝聚并培养了我国当代众多优秀的美术人才,在国内国际有很好的影响。该院自建院以来多次参加并出色完成了国家主题性绘画创作任务,其中,中央美院20多位艺术家直接参与了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创作,并以18件作品最终入选的成绩,成为全国范围内入选作品最多的创作单位,充分显示了中央美院扎实的创作实力。他指出,国家主题性绘画创作研究中心的成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依靠中央美院的创作研究力量,很好地总结、研究既往的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经验和成果,遵循艺术规律,推动我国的主题性美术创作,为当代美术创作研究提供借鉴和支持;另一方面是发挥美院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特别是专家资源优势,在全国美术院校、美术界先走一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并将成果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带动和引导青年学生的创作和研究方向。
潘公凯表示,中央美院的好传统没有丢,在以往数十年中一直保持着革命历史画创作的领先地位。希望通过国家主题性绘画创作研究中心这一平台,加强组织工作和学术研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美术人才,产生更多立得住的经典。
据了解,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担任该中心主任,毕建勋、马刚任副主任。
责任编辑:方健红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