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雅希:我记得你以前主要是画写意人物画,你是什么时候转向工笔画的,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何家英:我以前确实一直在画写意,但是,我非常喜欢工笔。1980年,我从天津美术学院毕业的时候原准备考浙江美术学院工笔画研究生,后来听说我留校了,又因为各种原因就没有去考。留校后.我还是一直在画写意.如《春城无处不飞花》。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画了一幅《街道主任》,这是我第一张工笔人物创作。
郭雅希:那是哪一年?
何家英:1981年。
郭雅希:当时你怎么想到用工笔的手法画这样的主题呢?
何家英:当时受伤痕文学的影响,对有个性的人物发生了兴趣,于是,我就选择了这样一个典型的、活生生的人物。
郭雅希:你的《街道主任》在80年代初刚刚创作出来时我就看到了,从这幅画的人物形象的捕捉、塑造、选题以及深入的程度上来都是让人叫绝的。而你选择工笔来表现是你以为这个主题更适合用工笔表现吗?
何家英:不完全是!其实,这与我上学时的一次经历更有关系。记得.我去北京看"全国工笔画学会"搞的一个展览,很不理想,它给了我一个反面刺激,使我产生了将来一定要画工笔画的强烈愿望。我心想:以后我给你们画画工笔看看应该是什么样的!我觉得工笔不应该是那个样子!
郭雅希:从这幅画得到的成功的反馈,一定为你今后画工笔人物带来了很大的自信,是不是从此你就专攻工笔画了?
何家英:不,不是!尽管这幅耐受到了很多人的赞许,但是,我仍然很热衷于写意。我发现,通过画这幅工笔画丰富并充实了我在写意上的表现力,,从此,我认识到写意和工笔是绝对不能分的。我后来又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写意。我专攻工笔是从创作《山地》和《十九秋》才开始的,但是,我也并没有把工笔和写意截然分开。
郭雅希:这两幅工笔画画得很成功.也看得出你投人了很大的精力推敲、实验和摸索,因为当时没有像你这么画的,就是说你的画法是有开创性的。你在创作这两幅画时就是在实现你那次反面刺激后的"愿望"吧!
何家英:是!当时我只有二十四岁,我的绘画能力还很不成熟,功力也很有限,但我心里有一个标准,我很清楚工笔应该画到什么程度。可以说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十九秋》,就豆腐块大的草图我画了一百多张,再大一些的有几十张,更大一些的也有十几张。《山地》的稿子也很多。要从现实中将一种具体的感觉得到一种完美的艺术升华再到最后完成一幅理想的工笔画太艰难了,!
郭雅希:你的功夫没有白下,好像这两幅画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中都获得了优秀奖,从此,何家英这个名字也叫响了。
何家英:功夫是没有自下,可是我觉得最大的收获不是名誉上的,而是艺术上。正是由于这两幅画的难度很大,所以完成后,在精神上、在技巧上都积淀了很多很多!
郭雅希:你的创作原则是什么?
何家英:面对现实,面对直观感受,用心灵去捕捉、去挖掘一种富有诗意的境界。
郭雅希:你的工笔人物画所表现的人物除了《山地》和《魂系马嵬》之外好像都是女性,你为什么对表现女性这么感兴趣?
何家英:主要我是从审美角度考虑的。女性是作为被审视、被欣赏的对象,日本美人画也是同样。现在由于商业上的冲击,人们都在追求过于外在的甚至妖艳的东西。但足我不追求它,我认为人间最美好的东西就是朴实的内在美、人格美,我画的女性就是想表现这种美。
郭雅希:你对中国传统的仕女画怎么看?
何家英:从最初发展阶段的秦汉时期直到两晋隋唐,人们是在逐渐地发现新的感受。同时,也继承和沿袭了传统,所以,是一种逐渐上升的趋势,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精美。宋代一方面继承唐代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世俗性也在增长,而且格调有下降的趋势。到了元代,人物画好像主要体现在壁画,确实成熟多了,但是格调下来了。明代,出了个陈老莲;清代,出了个任伯年;都是了不起的大画家,但是,总的来说近现代的仕女画都显得过于纤弱,而且是概念的。解放前,我国曾流行过月份牌美人画,它是依赖于商业上的广告而产生的,是一种对市民口味的迎合。是对西方绘画的光影很有兴趣,当时人们认为,这很新鲜,很入时,可是,中国传统的高贵品味几乎已被人们完全丧失了,解放后,直到"文革"期间,由于政治实用主义的影响,工笔人物画小但与现实相脱节而且与粗俗的年画混为一谈,使人们对工笔画产生严重的误解。
郭雅希:你的工笔画是想改变人们这种误解吗?
何家英:有这意思!
郭雅希:那么日本仕女画在其他方面对你还有没有影响?
何家英:对我影响很大!虽然日本画是中国画的变体,但是,他们经过明治维新运动有了新的突破。浮世绘美人图虽然很被西方人赏识,但是,日本人并没有因此而故步自封.他们大限度地向西方学习,所以思路比我们开得早。记得第一次看日本画展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他们的仕女画画幅很大,我从此受到了启发一一工笔画也可以画大的。后来,我给学生上课,在放李公麟《五马图》的幻灯时又进一步发现一一尺寸上的放大不但可以增强一种震撼力,而且那种运笔、那种放大的线条还能使人感受到一种意想不到的苍辣和相当微妙的丰富感。
郭雅希:那么日本仕女画在其它方面对你还有没有影响?
何家英:有!比如日本仕女画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贵族气;还有日本人所特有的那种严谨、认真、精良的创作态度札制和技巧都对我影响很大。
郭雅希:你对现代水墨画以及水墨画的当代性怎么看?
何家英:现代水墨的表达有它的优越性。因为,现代绘画本身就是从东方借鉴过去的,特别是水墨画,比西方的写实更有优越性,更能体现形式的节奏韵律和内在的张力。但是,它缺少造型,所以耐不住看,难以和人沟通。如果作为装饰和审美的形式不可能被人接受;作为艺术上的探索不可能有新的东西,因为它本是西方从东方学去的,现在又被我们学了回来,只足又加进了一些西方的东西罢了,它是脱离生活的,没有对生活的新发现,所以它不会永恒。"写实"尽管从形式上没有什么超前,也没什么独到,但是它能够与人沟通,也自然能够传达出时代所赋予你的主观感觉、主观愿望和主观情感!我认为,中国水墨的写实表现并没有走到头,也没有过时,可挖掘的东西太多了!能够不断地挖掘出新的内涵也就能够不断地表现出当代性的特征。
郭雅希:你认为你的画的当代性特征体现在哪?
何冢英:第一,表现的人以及人的情感是当代的,现代的,是传统所没有的;第二,从表现的具体手法、表现程度、表现形式来看是当代的、现代的,也是传统绘画中所没有的。
郭雅希:你认为你自身的主要优势是什么?导致你这种优势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
何家英:我的最大优势就是老天给了我一双敏锐的眼睛,使我的洞察力、感受力、准确力以及深入的程度都超过一般人,这是一种天生的生理因素。比如别人在看字的时候,线条就是死黑的线,可是我在看字的时候就不是死黑的线,我看到线里是有东西的,有丰富的变化的。我认为,这是我的优势之一。第二,我所掌握的绘画知识是全面的,油画、水彩、水粉、素描、写意、工笔比较全面,另外,我看东西也比较全面,现代的、古典的、中国的、西方的、日本的、印度的都看,都研究。我是把绘画整个规律综合起来认识绘画,而不是孤立地只局限在工笔上,这是我的第二大优势。
郭雅希:你的画有很强的商业属性,而且这种商业属性也促成了效仿你的人很多,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何家英:其实我没有追求商业属性,也没有去迎合市场,但是,我也并不回避市场。因为市场可以扩大对你的艺术的收藏面,也可以改善和促进你再创作的条什。我知道模仿我的人很多,做我假画的人也不少,我很厌恶这种行为,但是我没必要、也没精力去干涉。其实,他们的假画一方面是在败坏我的名声,另一方面也在扩大我的知名度;同时,想收藏我画的人也会更深人地研究我的画。到头来,假的还是假的,永远真不了,因为水平能够分辨得很清楚,造假画者不可能有我这么大的投人也不可能有我这幺多年的积累!这反而刺激了我一定要拿好作品,一定要对自己负责!
郭雅希:现在有人说你是获奖专业户,那么,你对这种说法及获奖问题怎么看?
何家英:我在获奖上并不幸运!兴趣也不是很大!但是,我认为严肃的、学术性的画展还是有必要参加的,也有必要竞争一下。不要过于清高,能获个奖对你今后闯天下很有好处,不能获奖对自己也是个促进。必须参与才有可能对自己公平,但是,第六届全国美展我很失望!我的《山地》《十九秋》作为优秀作品双双入选,但是连个三等奖都没得到。我发现各个省市为了获奖都在拉关系,可是负责天津的秦征先生决不做这种事,所以天津的好作品并没有受到公平的待遇。《米脂婆姨》在第一届教师节全国美术院校教师作品联展中是很突出的,原来讲好了要评奖,但是,最后莫名其妙的不评了。后来才知道,评委所在的院校、所在的省市参展的作品明显比较差,.他们评了半天只给别人评还有什么意思呢?还有参加第一届全国人物画展的《桑露》,我用了四个半月完成的,我觉得这幅画比哪一张都厚重,也更有分量,在展览中也是很突出,可是,却得了个银奖,不了解情况的人以为我在得奖上很幸运的,其实并不是这佯!
郭雅希:这种情况你不说别人还真不知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工笔这一古老画种亟待转型、再创辉煌的时代之际,你的的工笔人物画创作成就为促进当代中国工笔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郭雅希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 。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