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廊坊2月18日电(刘振山 张欢)由河北廊坊文安县书画艺术家王德学、王小友创作,曾经在上海世博会展出的“360行师祖”书画作品今日回家乡廊坊展出,让家乡人民一睹这一庞大艺术工程的无穷魅力。 王学德、王小友二人皆为廊坊文安县新镇镇辛村人,王学德71岁,王小友59岁。二人自幼喜好书法绘画,因兴趣相投,共同拜师学艺且常年习之,终有所成。但因藏于民间,鲜被人知。2011年,偶然机会被举荐于世博,遂创作三百六十行祖师爷主题作品。同时,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在其家乡文安设立三百六十行祖师爷文化书画创作基地。此作品填补了我国书画史上主题历史人物的空白。 初到画展现场,作者王小友向我们介绍了他的一幅茶业祖师陆羽的作品:陆羽吃茶的典故还要从公元758年说起,一天,陆羽站在锅边烧水,一阵风过后,旁边树上落下几片叶子,恰巧掉落在水锅中,叶片在水中翻滚,水的颜色也跟着发生了变化,陆羽取瓢饮之,发现味道甘甜,无不良反应,适宜饮用,之后又反复研究,创作了《茶经》。听着王小友的讲解,我的思想也仿佛回到那个午后的田园,回到那个热气腾腾的热锅旁边,仿佛闻到茶叶的清香,阵阵扑鼻而来…… 同乡遇知音 二人巧搭档王学德和王小友是同乡,均为文安县新镇镇辛村人。二人痴迷书画,经常在一起交流学习,一个热爱书写,一个钟情作画,两人如伯牙与子期,时间不长便如遇到知音。 80年代初期,二人结伴到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组耿仲敭老师处拜师学艺,但因各方面因素所限,不能每天到现场学习,无奈只得拿来老师的作品,回家探讨研究。 90年代,他们的功底越来越深厚,已经达到可以独立创作的阶段。那时候起,他们走南闯北,参加各种书画比赛,频频获奖。 2001年,王学德在“新世纪三峡杯”文学艺术创作交流会中获得一等奖。同年,王小友被授予二十一世纪德艺双馨功勋艺术家; 2002年12月,王小友作为河北艺术家代表应邀参加人民大会堂名人座谈会,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2005年,王学德在纪念抗日名将左权诞辰10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银奖。同年,王小友参与天津杨柳青明清一条街《四大名著》古建筑彩绘工程。 2007年3月,在第二届“草原杯”全国书法美术大展赛活动中获金奖。 …… 偶然机会让自己的作品走进世博年龄增加,阅历增长,功底愈加深厚,他们的作品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以及书画名家的关注。 2011年,永清县书法爱好者张振生因一次偶然机会结识中国书画艺术院黑龙江分院院长葛建军,二人同为“业内人士”,语言相投,张振生便向葛院长推荐了王学德、王小友二人。 当时,葛院长正在谋划世博会书画展事务,得知王小友喜画人物,便马上把二人请去上海。二人将他们的想法和葛院长一讲,随后又现场作画一幅,葛建军震惊了,“这种规模的始祖人物画作在书画史上可是前所未有的”。 7月30日,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立即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将创作360行祖师爷画作工程正式交给王学德、王小友二人来完成,让我们国家的艺术在世博会上向世人展出。 8月3日开始,二人利用两个月的时间,书写、绘画完成了160套各行各业始祖人物的作品,并在世博会开始后在中国馆展出。同时,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于2011年12月,在文安成立了中国360行祖师爷诗书画银联创作基地。 “160套还不是这个主题的全部作品,具体有多少始祖人物暂时还没有仔细考证,360行中的这个数字也只是个概数,我们打算分三批完成整个工程,目前正计划开始第二批的制作”王学德向我们介绍。 让中国艺术走出国门 名扬海外
印刷祖师毕昇,文化祖师孔子,茶业祖师陆羽……,在王学德、王小友二人的画展上,人物栩栩如生,文字精雕细琢,大家一边走,一边欣赏。 “此项作品我们共准备了两套,一套用于世博会的展出,另一套就是用于当地的展览,现在我们已经成立了书画基地,这套作品就是我们的代表作”。当地隆达工业有限公司为王学德、王小友二人提供场地和资金,帮他们举办了这次画展,同时将自己近3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腾出来,作为他们的基地。 “帮助他们做这项工作,一方面是想让我们国家的文化艺术得以传承,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表达我们普通人对文化艺术的支持。”该公司的总经理王建峰告诉记者。 “最近,葛院长还要筹备此组作品的全国巡展”,王小友说,受到大中华书画网的邀请,将于今年4月到美国纽约参加华人书画展,他们也要借此机会,把中国的文化艺术推向世界。
责任编辑:陈晓梦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