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的中国美协年会现场,记者就如何挖掘甘肃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建设“敦煌画派”等问题采访了部分名家。
敦煌是艺术家的“朝圣之地”
何家英(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画院院长)
敦煌是世界的艺术宝库,是艺术家的“朝圣之地”,甘肃的艺术家们很幸运。我曾因赴敦煌临摹壁画来过甘肃。就目前来看,敦煌的资源还没有很好的挖掘出来,敦煌传统的优秀艺术,给予我们太多的启发。随着时间的推移,敦煌艺术更具神秘感,更具想象力。每个艺术家都希望从敦煌艺术中找到可以借鉴的艺术语言,从中得到艺术滋养。
甘肃文化发展需要开放的环境
程启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不仅要给甘肃的画家们提供好的发展空间,而且还要为全国的艺术家提供艺术平台,使他们能够留驻在甘肃。这需要甘肃出台好政策,有了好政策才能引进高层次的人才,才能带动整个甘肃的文化发展。
甘肃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发展后劲很大
刘大为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甘肃是文化积淀很深厚的省份。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优秀的艺术家,在全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尽管目前甘肃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甘肃有丰厚的资源,发展后劲会很大。
甘肃美术在表现西北山水、西北风土人情等方面有很多优秀的创作,近年来甘肃优秀的年轻画家很多在北京的高研班学习,创作出了许多好的作品。
期待“敦煌画派”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地域画派
范迪安(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
甘肃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艺术家们把此次甘肃之行当作了一次“朝圣之旅”,在感受甘肃当下发展的同时,还从博大精深的甘肃文化中得到了启发,获得了创作的动力。
敦煌文化是甘肃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艺术的代表。“敦煌画派”是一个很好的构想,用美术的形式来反映甘肃精神和甘肃风貌。“敦煌画派”的建设要找到敦煌艺术和当代美术的契合点,找到艺术家感受现实、继承传统的联接点。敦煌文化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宝库,我非常期待“敦煌画派”能成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域画派。
充分挖掘敦煌题材非常必要
李宝林(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敦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甘肃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充分挖掘敦煌题材非常必要。
甘肃不仅要以甘肃美术界的创作队伍为主,而且要广泛调动和团结全国对敦煌有研究、感兴趣的画家。敦煌艺术的门类很多,敦煌题材的挖掘,艺术涵盖要更广泛、更开放。
责任编辑:方健红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