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筱玲,女,一九六三年生,毕业于湖北美院工艺系。现任:航空美协会员、中国山水画艺术网艺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市美协会员。作品多次参加书画大展,并在《武汉黄鹤楼》《武汉824创意园》举办个人画展。
作品多次在《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航天报》等发表,接受湖北卫视台、武汉电视台的多次采访。并被中外友人收藏。
受教于大气创新派大师周韶华,湖北美术院院长董继宁,著名山水画家周紫宸。
。
作品
1996年《山如碧浪》《五岳众山巅》获《航空之春》优秀奖(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6年《春江水暖》入选《中国神剑美术展》(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
1996年《清秋静泊》被《三明金叶奖中国书画精品展览》展出并收藏(福建)
1998年《晨曦》《秋山红叶》《江南春》《山韵》参加《东南亚书画联展》
并被海外友人收藏(马兰西亚、新加坡、香港)
1999年《天山之春》入选《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武汉美术作品展》(武汉)
1999年《夜归》入选《武汉.香港美术作品展》(香港大会堂)
2002年 八十余幅中国画作品在《中国湖北黄鹤楼白云阁美术馆》展览
《山韵》《生命礼赞》被《中国湖北黄鹤楼白云阁美术馆》收藏(武汉黄鹤楼)
2009年 三十余幅山水画作品展出与《田.雨舍艺术工厂》
《秋山情思》《黄山夜色》被收藏(武汉824创意园)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小道17号东方江景园
笔墨展豪气 巾帼胜须眉
——山水画家张筱玲作品观后感
从事艺术是一条艰辛的道路,是需要具备坚强的恒心和毅力的。从事艺术是很消耗每一个艺术人精神和物质的一条道路,能够走出来实属不易。和画家张筱玲女士虽素未谋面,但通过欣赏其创作的作品,仰慕且神交已久亦!
观其山水画作品,实难和女性联系在一起。画面中渗出的那种洒脱,色墨交相辉映营造出一幅幅撼人心脾的鸿篇巨制,更像是隐居山林高士的心灵写照。那种静幽的意境,返璞归真。将自然的万象融入笔端,观其画心静的仿佛可以清晰地聆听自己的心跳,虚幻的浮华仿佛不再和观赏者有任何关联。
张筱玲女士对生活的追求可以从其山水画作品中显现出来,画面中的浮云流泉,远山近树,静谧幽深,无不透露出画家毫不沾染世俗浮华和红尘喧嚣的心境。作为一个女性,一个山水画家,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的时期,能有如此心境,实不多见!
张筱玲女士画路秉承著名山水画家周紫宸、董继宁一脉,有继承亦有发扬,画风日臻成熟,仿佛是在不经意间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但通过其作品中的笔墨来看,却蕴含着画家深厚的功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如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先生曾谈及的画理:“必须如蚕之为蛹。三眠三起,吐丝成茧,缚束其身,最后必须钻穿脱去,栩栩而飞”。习古而不泥古,取其精华而舍其糟粕,方是正道。画家张筱玲就似那只已经破茧的蛹,正处在化而为蛾的蜕变阶段,振翅而飞的日子必不会远了。
余习画多年,但在画家张筱玲的作品面前却也汗颜。真实地感觉到“巾帼不让须眉”,也要感谢这种感觉是给我的一通鞭挞,激励自我,也算是见贤而思齐了。
一点感受,如管窥豹斑,不成章法,也算对画家作品观赏后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本文作者:刘东方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总编辑)
画家张筱玲作品选登

画家张筱玲作品选登-河边小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刊发)

画家张筱玲作品选登-秋韵(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刊发)

画家张筱玲作品选登-幽径独行(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刊发)

画家张筱玲作品选登-远处回忆(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刊发)

画家张筱玲作品选登-走在幽静(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刊发)